知识付费的时代已到来,你却为何轻视它(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7343013/0926c2daf0ca3f92.jpg)
知识付费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糟糕的,毕竟金字塔顶部的位置是有限的,能登上顶峰的人不多。
再说这些之前,我试图分析下为何会如此,其实就我自身而言,我能认识到却无法改变自己,当作文章的夸夸其谈也好,不如就此把自己想说的写出来,能带给读懂的人一些共鸣也是好的。
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机遇总是有大把的,但是却很难把握根本,源于什么呢,源于这个社会带给我们的认知,我们已经习惯,并且没有再质疑过。
当生产工具的改革改变了生产力的存在方式,新的生产力将会造成生产关系的变化,人机共存智能、人工智能这些都在解放人的生产方式,它在改善的同时就会解雇更多的工作岗位,例如人工接线员,90年代很火爆的行业,再例如现在的超市购物,过去在文章里看到过智能收银台将代替人工操作,我以为这样的时代距离我们还有几年的时间,在几天前真实的体验了一把,它的智能程度远胜我的想象,这就是最简单的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的例子。
再说说现在的市场经济,最明显的是生意不好做了,各行各业都是这样。
举个例子,在二三线城市里,明显感受到餐饮行业的日新月异,美食街遍地都是,但是能长期做下来的很少,其实,人口并没有缩减,消费也不算天价,为何就是不能有好的市场呢。其根本还是在于链条效应,即行业间的相互作用。在10-12年之间,甚至再往后个几年,我们会发现生意很好做,吃饭的人多,总体的支出也很高。原因是什么呢,看吃饭的人群你会总结到,这些消费者大多和建筑相关联,要么包工头请客,要么建筑工人带家人聚餐,要么是做材料的人在拉拢生意......总之,非常明显的是房地产、基建工程相关的投资,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餐饮绝对是受益者,酒桌生意迅速揭竿而起。如今,你会发现吃饭的人少了,总体支出变低了,开餐馆的还增多了。
除了餐饮的门槛低,还有就是就业出口的缩减,所导致的,土建总有开发饱和的时候,当链条效应的源头不复存在,其尾部也就很难接上轨迹。
再说说高端点的门路,互联网,当初风靡一时的移动互联网,让人类很多不能成真的梦想瞬间实现,如今,它居然也有倒退的时候,因为,机会变少了,难度却大大增加了。在12年左右的时间,开个互联网公司,是很容易赚大发的,如今要是按照当初的方式走,估计那些成功的创业者也很难有把握。现在提什么,大数据、人工智能……特别是人工智能,Alphago让柯洁落泪了、横扫了围棋界、Musk又创办了Neuralink 、陈天桥10亿美元投资人机共生研究了,小扎投资个性学习了……
厨子可以再各个地方开个小店,至少饿不死,抱着互联网的,却不一定能换到money来买米买盐,这就是一个残酷的时代。
再谈谈人,这就得说说一些企业家。以前有一本杂志,开设了一个专题,名叫《反思》,具体反思什么,就是企业成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关系,包括雷军这些企业家都在进行反思,成功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当今时代背景下该潜移默化的方式,“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的水源已经成功打开,接下来怎么保护水源的本质并顺其发展让其更好才是关键。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谈认知,领导在认知自己,员工在认知企业,然后整体抱团共同认知社会大环境,深度反思下寻求能长久生存下去的方式,他们更高程度的认知是想认知什么呢,认知世界,认知社会,认知世界元素与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这也就是哲学中的,唯心唯物的辩证,以自己为中心,认知世界,然后再回过头认知自己。当企业家在干这些事情的时候,可想而知,大环境下的经济效益让他们产生危机感了。
当经济上行、当机会一抓一把的时候,关键是什么敢闯、敢干啊,要什么认知!
而我们,却只能看着他们探索求知,听着他们悟出来的道理,却又不得而知该怎么去做,最后,可悲的笑笑,没事,先看他们怎么做吧。
所以,人们又开始学习了。因为,学习让人心安,安慰自己不安的内心。
可能看了这些,内心还是无感的,或者我们可以转变个思路来了解这些。
其一,知识从来都是需要付费的;其二,免费是一种天性;其三,付费的不是知识;其四,怎么认知知识付费时代;其五,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杜拉拉奋斗了3年都没有升职,当关雎儿努力了2年还没能转正......
当我们看着知乎、贴吧、微信、微博等等杀入知识付费的战场,我们下载了多个APP,当我们看懂了一些,感兴趣了一些,想往下再点继续的时候弹出让你付费的二维码,却忘记自己充值了多少又会了多少,日子一天天死去,内心的焦灼仍然不褪色半分,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下一篇,我们再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