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有计划的成长
上周的文章《每个人都应该变得硬起来》中讲到,每个人如果想要变得优秀,就必须有自己独有的能给自己带来优势的硬技能。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是优秀的人,因而经常会给自己设立一些目标或者许下一些心愿。最典型的莫过于一年开始时,我们给自己订立的全年计划,比如减肥、看书、考个在职研究生等等,年初依始我们信心满满,可到了年底,真正实现的目标却寥寥无几。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们应当怎么做才能按自己的计划去改变,去成长从而变得“硬起来”呢?根据个人的经验,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四步。
第一,需要我们对时间有一个正确的感知。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管理大师德鲁克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企业家觉得他在工作上的时间分配是1/3用于业务研究,1/3用于客户接待,还有1/3用于各种社交活动,而实际情况在这位企业家的秘书记录下证明并不如此,而且相差巨大。这个故事说明人对自己时间的花费,的感知是多么的不靠谱。自己也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例子,在微信上读《快递中国》这本书的时候,前前后后花费花费两周时间,当时觉得怎么着读这本书也用了20个小时以上,但是实际情况是微信读书记录我的阅读时间读完整本书不超过六个小时。对于时间有一个正确的感知对于我们实现目标意义重大。首先会让我们建立完成任务巨大的信心。原来完成这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花费时间,通过读书时长这事我知道,读完绝大多数的书,所花费的时间平均不会超过五个小时,这大大的帮助我扩大了阅读量,从一年读几本书改变到一年20本书以上。其次,对时间有正确的感知后,会让我们变得更有耐心去完成我们的任务,当我们知道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忙,我们每天每周都能够腾出足够的时间来行动,当一件事情并没有那么难,我们又有时间来做的时候我们便能够沉下心来行动。
第二,我们需要具体化我们的目标,想想我们为什么会设立减肥的目标呢?也许是因为肥胖的形象让我们为自己的健康担忧,让我们感到害怕和焦虑。为什么我们要想看书提升自己呢?也许是因为最近职场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很大,让我们看到了拥有一项技能或者阅读是有多么的重要。但是为什么办完健身卡后我们就不去了呢?为什么买完书后我们却封都懒得拆开呢?那是因为减肥也好,看书也罢,推动我们做决定的是焦虑或者压力这样的情绪,我们的大脑会自我的欺骗:大脑会认为办完健身卡,买完书,我们的目标就实现了,其实是因为我们在行动的时候,推动我们行动的情绪压减弱了,一旦情绪压减弱,我们便失去了行动的动力。那么如何破我们大脑这种自我欺骗的机制呢?答案就是具体化我们的目标:每周去三次健身中心,每次锻炼一个小时,体重三个月减重九斤,每个月减重三斤;读书计划可以变为全年读24本书,每月两本,每两周一本,每天睡前阅读半小时。在这样细化以后我们便知道当天应该完成什么,面对具体的事情我们更容易办到。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说不对呀,我就是这么设定目标的,可是完不成还是完不成。这时候需要我们第三步:获得反馈。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要求所有管理者都应养成记录时间的习惯,目的就在于记录帮助我们获得及时的反馈,以便跟我们不靠谱的大脑感知做比对。反馈可以让我们了解真相,微信读书的读书总时长显示让我知道自己对于读书时间花费的认知是多么不靠谱,办完健身卡一周也没去的真相告诉我们自己并没有完成目标,不要受情绪衰退带来的自我欺骗;一个月回顾一下看书的进度,会让我们了解自己真实的阅读情况,在和自己设定的目标比对过后我们了解到真实的差距。当获得反馈的时候,我们才清楚的看见所做的真实一切,反馈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真相,而真相帮助我们坚持在正确的方向。
解决了方向问题,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对于理智和情绪的关系有一个经典而形象的比喻:理智是骑象人,情绪是大象,真正掌控我们行动的是我们情绪这头大象,我们都是情绪的动物。如何让情绪这头大象给我们提供持续的动力,不因情绪的减弱而放弃,就成了我们达成目标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不能对自己的本能和情绪视而不见,我们在设立目标的时候,需要同时给情绪这头大象设立奖赏机制。完成了本周三次的锻炼,就准许自己吃一次火锅(偶尔一次放纵无伤大雅的),读完两本书就给自己买一双心仪的球鞋,都是不错的选择。还记得著名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实验吗?要养成习惯就要有及时的刺激和奖赏。在这方面我们和狗其实并没有区别。想一想减肥让大象承受了锻炼的劳累,节食的饥饿后难道不应该吃顿好的做一下安抚吗?读书让大象承受了枯燥甚至大量的精力损耗后买双心仪的球鞋犒劳一下难道不需要吗?显然答案都是肯定的。给自己设立奖赏是懂人性的表现,也是爱自己的表现,唯有这样情绪这头大象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理智这个骑象人往既定的方向前进。
做好以上四步,定能帮助我们有计划的实现成长,愿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