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外物与世界观

2020-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顺豪玩中换六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段话有各种理解,不过也是心学的常态。心学之所以没有广泛流传,与心学超越现存的世界架构有很大关系。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从表面上看,心学似乎脱胎于儒学,儒学圣人为夫子,后世一脉相承,才华高绝也不应与夫子并肩,故孟子称为亚圣,若心学为儒学一脉,阳明何能与夫子并称为“圣人”?心学实非儒学一脉,从心外无物即可知与儒学之不同。

何为心外无物?心即我,是我认识世界的本体,物即我之外的宇宙。直白的说,心外无物即心外无宇宙。如何理解呢?

阳明先生以花为喻:未看此花时,花与心同归于寂。寂是寂灭,不存在的意思,未看此花时,花与我同归于不存在。为什么说花是不存在的呢?

未看此花时,花与我同寂

我是通过感识来确认宇宙的存在的。我能看到、听到、触到,但是我看到、听到、触到的就是真实的存在吗?现代医学上有臆症,妄想症,他们认为自己看到、听到、触到的都是真实的,而我们却认为他们看到、听到、触到的是虚幻的,因此,我们不能说自己看到、听到、触到的便是真实,我们看到、听到、触到只能证明我们自己是存在的,因为我们能听、能看、能触,而不能证明我们所看、所听、所触者为真实。我们是与外界发生联系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我们在睡梦中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的,当我们不与外界发生联系,我们就不能证明自己存在,因此说:未看此花时,花与心同归于寂。当我们没有看花时,我们没有与花发生联系,那么花是否存在,是未知的,因此是处于寂灭的状态,更重要的,因为我们没有通过看、听、触等方式接触外物,所以我们自己是否存在也是未知的,同样处于寂灭的状态。用笛卡尔的一句名言做为这句话的注释:我思故我在。

看花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过来。那么是否证明我看花时,花就是存在呢?同样不能证明花是存在的,只能说花存在于我的心内,即此花不在心外。

我们看到的花是五颜六色的,如果一个人只能看到黑白二色,那么在他的眼里,花就没有什么颜色,如果我们能有鹰一样的眼睛,那么花必然更加鲜艳。我们能说这个世界是七色的吗?不能,因为我们能看到的是七色,并不证明这个世界就是七色的,因此,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并不是本质。我们看花,同样看到的是表面,是我们通过心感知到的花,而并不是真正的花。因此说我们看花时,颜色才明白过来,因为此花只在我们的心内存在。

心外无物,心即宇宙

由此可以理解“心外无物”的真意:即这个世界是虚幻的,不存在的,由此可以推广至整个宇宙,世界万物只存在于我们的心内,因为是我们用心感知到的,而我们感知到的,并不是世界的本质。这正是心学的基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