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那些事儿
我是2016年初才换成智能手机的,被同学拉进微信群的我,发现几乎每个同学群都经历过建群初期人声鼎沸的兴旺:失联几十年的同学忽地聚在一起,那兴奋甭提了,叙情叙旧,天天都要删去几百条信息。两年后挺多的群渐渐地门可罗雀,人淡星稀。
家族群也是如此,只有三两个人极力暖群,其余的人呢?宁可与对撇子的人唠到夜半,也情愿在家族群里潜水憋死。
我感谢群里那些发抖音视频发好文的人,感谢他们的分享和良苦用心。 怀着欣喜和忐忑不安,我加入了两个文人群,群内高手云集,藏龙卧虎。好长时间我不敢说话,怕群里高智商的大咖们笑我愚笨。
我躲在角落里,像僵尸一样从不发言,悄悄听默默看,天天浏览。后来也偶尔往群里抛个视频啥的,证明我喜欢这个“家”,我还活着。
从群聊中你能知道很多有用的信息,群友们发的有趣图片和分享的生活阅历,都能给那些文字能力强的人提供素材,触动他们的灵感。有许多的文章就诞生于群聊。
在非常熟悉的小群小圈子里,我偶尔也说些实话傻话自黑一下,暖暖群的气氛,逗别人一乐,哪怕有人躲在角落里撇着嘲讽的嘴唇讥笑也无所谓了,总比你包裹的严丝无缝要活得通透。
最活跃的群要属高中群,退休的班主任老顽童在里面,他领着我们到处玩耍。每当有同学退休,群里都要组织一次庆贺活动,一呼百应。
对老师,我们有的直呼他名字,有的尊称他老师,也有的喊他大哥。一声大哥,把师生代沟抹得干干净净。谁能想到,当年面相威严极少露笑容的冷俊书生班任,如今用他练就的厨艺绝活,为他的学生煎炒烹炸忙得心甘情愿不亦乐乎,还乖巧的表示“ 我得好好表现,要不你们不带我玩呀!”
他在群里有时像个虚荣的孩子,自夸自擂,有时自嘲自黑。男生喜欢拿他开涮(当然都是善意的)。一次,一女生把一间没有窗玻璃,没有防盖,周围杂草丛生摇摇欲坠的农村土坷垃破房子传到了群里,并配有两个坏笑的表情包。立刻有男生惊呼 :“这不就是咱们为老师精心挑选的别墅吗?您就在这个静静的别墅里安心写作吧,保证没人打扰。”
老师没回话,却给他朋友发了一条奶粉广告:X X卖奶奶,货真价实,保证质量,欢迎有需要的同学购买。
“卖奶奶?" 老师你朋友那里卖不卖媳妇儿?”
一字笔误点燃了全群,劈劈啪啪万箭齐发,好虎架不住一群狼,200多条信息发出去老师落荒而逃:“我怎么教出了这么一帮学生?今天不跟你们玩了。” 第二天我们女生千呼万唤,男生刺激带将军才把他请出来。
在群里有几个天南海北的活跃分子,经常分享他们那里的风景美照、集会活动,亲手拍下各个角落里的生活视频,我开心地分享女生们靓丽的舞姿,开心的K歌。分享男生西藏新疆遍地游。
我是小学我班的群主,不是我组的群,是同学硬把我推到群主的位置上,理由我是他们的班长。这可苦了我这个嘴笨的人,实在有负同学的厚望。我不喜欢面对众人说话,也最害怕在酒桌上讲话,面对40多年后又聚在一起的小学同学,猛然发现他们有的伶牙俐齿,有的事业成功见多识广,话题张口就来,我自惭形秽,更不愿意发出我哑哑的嗓音,喜欢打字回应。
我从不发早安晚安问候语,也很少扯闲篇,但我会到处“打食”,往家里划拉粮食,弥补我唠嗑的短板。
我带头做到:不发不确定的消息,不发低俗恶搞的视频,禁发带有诅咒要挟语句的无聊迷信短文,更不会发那些用脚趾头想想都不是那回事的内容。
时间常了也会生出敏锐的嗅觉,那就是,不要把小学群游山玩水的视频随便发到初中群里,也不要把高中同学快乐聚会的视频发到小学群里。因为个别人不但不欣赏,还会增加妒忌心理。
要学会低调,学会本群的事只与本群里的人独乐乐。但你可以把天南海北陌生人的视频发到任何群里。
婆家热热闹闹大聚会的视频尽量不要发到娘家略显冷清的群里。人都是爱面子的,内心深处都不愿意让人比下去,你们的快乐与我有何相干?那里面又没有我。也许你的热心分享会招来个别人暗地里的冷嘲热讽“真能得瑟”。
物质条件优越的同学尽量不在群里撒太多的狗粮秀太腻的恩爱,不要在群里高调宣扬老公如何杰出孩子如何优秀;花钱如流水,国外随便游。给那些生活惨淡的同学留点尊严,别让他们对比之下更难堪。 说白了,许多人活着你好我好互相恭维,其实内心里都暗暗较着底劲,看谁过得更好,活得更漂亮。
有个男同学加我为好友,从来不唠一句嗑,每天早晨雷打不动给我发祝福短信的问候短篇或者小图片,都是转发的那种,花花绿绿,很喜庆的一片,估计是群发的。而我呢?却是隔三差五精心挑选一些视频风景照片,或适合他的文章转给他,有时候一个星期才发给他一次。其实我是在暗示他换点别的吧,发点我喜欢的文章吧!但他一如既往。
时间长了,我看厌了,直言相告:你家在沟里农村,我最喜欢田园风景,喜欢大森林里的一切,哪怕把你家的鸡鸭鹅狗拍个照片视频传给我,哪怕半个月发给我一次,也是最好的享受……
不说还好,此后再无只言片语,再无踪影,一直沉到微信底部,删了不好,不删只能默默的挂在那里。看来我的要求真的过分了: 你谁呀?有啥资格提这么高的要求?
有个当了奶奶的女同学,退休后痴迷的爱上了唱歌,自当群主组建了一个大群,里面收罗了200多名唱歌爱好者,她家里菜地一大片,鸡鸭鹅狗一大群,还看着3岁的小孙子,忙的陀螺一般转。就这样也不耽误她唱歌,走着唱坐着唱,连干活也哼歌,见缝插针拿出手机组织群里的人或K歌或清唱。每次听到群里人用自编的歌词唱歌,她都能笑岔了气,仿佛焕发了勃勃的青春。我没觉得那些自编的歌词滑稽的唱腔有什么好笑,倒是被她开心的大笑逗得苦笑不得:有啥好笑的,笑点咋那么低呀?
是手机,是微信,让她找到了当将军的感觉,给了她数不尽的快乐。
在群里即使不谋面,也能从聊天和所发内容上大概看出一个人的文化层次、思想品位,喜好和憎恶。有时能一眼看出谁和谁走的近,谁和谁亲近,当然也有看不准的时候,也有当面亲热背后拆台的情形。
在微信群,在朋友圈,你会惊异地发现天南海北的人竟能奇异的把你想不到的好友串起来,如同住在一个村子。
我发现在群里不爱说话的,有这么几种人:一是自卑,怕说不好遭人笑话,总担心说了不恰当的话,会后悔老半天。二是不屑于与你们为伍,你们那些无聊的话题,真的有失我的身份,你们说的不能跟我同频共振,懒得开口。 三是为养家糊口,忙得昏天黑地,人家早上说的话题,他晚上才能看到,总是插不上话,更不知道该说点啥。三是心里受过伤,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唯恐再受伤害……
真服了,有的人年头到年尾偷偷看群聊,从来不发一丁点东西,哪怕你发个逗号,大家也知道你还活着呀!
微信里发生的事,真是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