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一停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钱燕

停一停

  我不知道,你忙了多久。

    那你能不能停一停呢?

                                                    ----题记

    一件事,看钟的秒针一下一下移,每动,寿命已经缩短部分。再看墙挂的一张张撕的日历,每撕一张就是寿命又缩短了一天。

          偶尔打麻将,偶尔做些论文,又看看书,(我不进图书馆,我不爱学习,但不影响我爱书,不影响我藏书),或者在经常窝着被子看电影,通常看几个小时,视力也不行,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有人问我:“那么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工作及生活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能这样做。我的好多的时间都糊里糊涂的混过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例如我想读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读两部打算用两年的时间潜读,人生都要过半了,还没有读到很多,主要的原因是懒。读之所以有,主要的是因为数学太简单,政治这些又太难。假使早些年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初中左右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我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高中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但现在还没有接触过易经.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中,我折抄了一段,具体第几章我记不得了,他写了古今中外的,他认为应该读的书,我把这些列出来,(写到此处,我特地翻开电脑后面的笔记本看了,笔记上也没记是第几章)要一一拜读,趁年轻。

        同样的文章,在不同的时期阅读,有不同的感受;同样的道理,在不同的阶段去听,会有不同的理解。阅历和经历,对了,只有阅历和经历,才会感同身受,才会如梦方醒,才会茅塞顿开,才会恍然大悟——,或许,写出了这段文字,就足以证明自己还在掩饰者自己内心真正的不成熟、还在人浮于事、还在夸夸其谈、还在口若悬河,但,如果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那也是因为自己经历的太多,思考的却还太浅。

        记得前不久一个学校的运动会,一位英语老师在全校参加1500m的跑步比赛,她第一,超了后面的人多圈,也想起了前日称重:25.6%的体脂,健康的身体是作人做事的真正的本钱,这是我锻炼的心坚定了,同时也决定更加认真学习。

        我不知道,你忙了多久。那你能不能停一停呢?我愿意用我的晚饭时间去看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用午饭看剧的时间去看《本草纲目》,不是做作,是想肚子里除了饭和屎,脑子里面除了现有的,还有新东西,还可以写文章的时候,有可圈,就算拙。

        睡觉前,我会胡思乱想。周国平说:思考死:是有意义的徒劳。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然而,即使掉头不看他,我们仍知道他存在着,感觉到他在一步步逼近,把他可怕的阴影投罩在我们每一寸美好的光阴上面。泰戈尔说: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思想的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死。偶尔我会想想自己的死亡,是不是有人会伤心,有人会供奉我,成灰以后是不是有人刻我的碑石,年年清明,会不会有一只菊。

        但大部分,我想到死,是害怕的。因为还有未完成的事:孩子还没长大独立,自己还没达到人生的目标。

祖母死的时候,我想到了顾城,顾城的诗:终于 我知道了死亡的无能 它像一声哨响 那么短暂 球场上的白线已模糊不清……我仍要出去 去玩或者上学 在供起的铁纱门外边 在第五层台阶上 点燃炉火,点燃炉火 鸟兴奋的叫着 整个早晨 都在淡蓝色的烟中飘动……

            我不知道,你忙了多久。那你能不能停一停呢?十六读“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六十笑“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

    真要停一停的,再与我爱人:

写你名字真难,倒不是笔画繁琐,只写你名字,要蘸得四分春风,三分月色,两分酒酿醺,还有一分我一生没忘的眉眼。

我再闭眼。

停一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