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闻所想
昨天,面见了大大,兴奋激动得一塌糊涂,一直到现在还后悔怎么分别的时候不再求个抱抱呢!好遗憾,不过可以留个念想给下次见面哦!至于收获,太多太多!需要消化一段时间啦,最近抽时间记一记。今晚,就先写写本周身边的事。
吃过午饭回宿舍,遇一同事边打电话边忽匆匆地往校外走,打了招呼,她注意力全在电话里所发生的事情上,完全没关注到我。我猜一定是家里出了不得了的大事,后来知道她是回了市区的家里(男女方老家都在我们单位附近,市区家里只有孩子和她奶奶,两口子和我们一样都是早出晚归),我还和老公纳闷:那么匆忙赶回家到底怎么了?老人在家摔着了?晨起上班的车上,听她说了起来,原来是因为女儿从早晨开始一直赖在床上不起来,拒绝上学,并且把自己锁在房间内,不让奶奶进去。导火线是因数学没考好,前一晚孩子爸吵了她。
据孩子的妈妈说,孩子的奶奶不是太会说话还经常骂孩子,每当孩子犯错她们批评时,奶奶总是一脸嫌弃地说,这孩子怎么这样?怎么养这么个孩子?好像全世界最差的孩子就在她们家。其实这个小女孩,小时候见过,很乖巧!孩子的爸爸可能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平时说话也从不斟酌,很冲。包括与一般同事的说话也会冲,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人很好,只是性格如此,所以和他聊天时被他冲也不会太在意。可能平时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也比较直接。也是听孩子妈妈说爸爸很爱玩,平时回家大多时候都在玩手机。
初二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临近期末,各科的学习压力也不会小。一次数学没考好,没得到安慰反倒是被孩子眼中贪玩的爸爸狠狠训了一顿,自然百般伤心万般委屈。孩子妈妈说,跟她聊上学如何重要,拿出未读书的现在很辛苦的大姨二姨与奋力读书有个好工作现在很惬意的三姨的对比事例,想让她明白上学认真读书意味着什么,劝她赶快上学校,可孩子依然一动也不动。这小姑娘和我家老大差不多大,记得当时成绩很好很文静的一个小女生。青春期如此叛逆,老公感慨:现在的孩子真不得了!想起我们小时候好像也没这样啊!现在不同了,家庭结构有变化,我们那会独生子女少数,现在独生子女是多数,我们的父母都忙于家务农田全凭自个自由生长,现在一个家庭的焦点都是孩子,吃喝穿住啥都包办,孩子只管学习便好。妈妈还说孩子太孤单了没有朋友。好想抱抱这个印象中可爱乖巧懂事的小姑娘,孩子小学是在镇中心小学读的,初中转到市区,无论从生活学习哪个方面都有许多要适应,如果与父母的沟通又不太顺畅的话,孩子独自面对的压力会很大,又无处排解,考试一次没考好,爸爸不问原因不去理解不给安慰地训斥一顿,孩子久绷着的压在心头的无处安放的情绪自然崩溃。她用拒绝上学来发泄不被理解的不满。听妈妈说,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去学校请来老师,老师让爸妈回避谈了约一小时后,孩子出来向爸妈道歉,答应即刻上学去。
好想帮帮他们帮帮孩子,但就我目前的状态,在孩子妈妈和我诉说各种不如意时,我只是建议当孩子出现问题需要沟通时回避奶奶(奶奶各种嫌弃,有时还会破口大骂孩子),可以让奶奶先出去,如果不便,妈妈和孩子一起出去,以散步的方式完成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她的感受,注意语调语气(孩子妈说话也从不拐弯),而后慢慢引导面对问题,互相找出解决的方法。
要加倍努力,快速成长,早些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够帮助到类似的家长与孩子,感染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多学沟通技巧,在尊重平等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润物细无声的给需要的朋友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把妈妈哲学带给每一个有爱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