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江光荣
第二章 罗杰斯的人性观 机能充分发挥的人的特点
......“美好人生”过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是一个对体验从充满防卫到完全开放的运动。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当事人变得更加能够倾听自己的心声,体会他身内多发生的一切;他对自己的恐惧、畏缩、痛苦之类感觉更加开放,同样他对自己的勇气、温情和敬畏之类体验也更加开放;当有什么感受发生于己身,他可以自由而主观地体验到它们,并且自由地意识到它们;他能更充分地活在有机体的体验之中,而不是摒体验于艺术的大门之外 (Rogers,1961,p.188)。
第四章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要做什么
“心理治疗的改变”,“建设性的人格的改变”这些说法是什么意思?......它们的意思是:个人人格结构在表面层次和较深层次上的改变,其改变方向——按临床心理学家意旨的看法——是更为整合,较少内部矛盾,有更多的能量可用于有效率的生活;是行为上的改变,从通常认为不太成熟的行为向成熟的行为的转变 (Rogers,1989,p.219-220)。
罗杰斯认为,自我的建设性变化可衡量两点:第一,自我中的价值条件减少;第二,无条件的自我关怀增加。
心理治疗应该导致价值条件减少。因为价值条件是 自我中用以评价经验的东西,它本身又不具有现实性和灵活性,所以价值条件实在是个体不能准确了解自己,不能善待自己的根本性的障碍。
心理治疗应该导致无条件的积极自我关怀的增加。如前所见,肯定自己,悦纳自己,认自己为一有价值的存在,乃是人的第二天性。不幸的是,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个体发展出的是有条件的自我关怀,而不是无条件的自我关怀。只有当一个人不以自己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某个标准,不以自己的德行、能力或者成就是否“够格”,去决定是否自爱自赏时,这个人才真正的“解放”了。
第五章 两个心灵的协奏——治疗关系 “我怎样创造出一种有帮助作用的关系”
1. 我能否做到让对方觉得我是值得信任、可靠,以及在某种深刻的意义上是表里一致的?
2. 与此有密切关系的一个问题是:我是否有足够的表达能力,使我能将自己不含混地传达给对方?
3. 第三个问题是:我能否让自己体验到一种对别人的积极态度——即温暖、关心、喜爱、感兴趣,以及尊重的态度?
4. 我是否有足够的力量,使自己可以和对方分开来?
5. 下一个问题遇上一个关系也很密切:我是否自己有安全感,从而能够允许对方拥有他自己的独特性?
6. 我能允许自己完全进入他的感受和个人意义的世界里去并且像他一样地看这些感受和意义吗?
7. 我能不能接纳当事人像我呈现出来的每一个面相(aspects)?
8. 再一个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在这种关系中,我是否较为敏感,留意我的举动不致使对方感到受威胁?
9. 属于上一问题的一个特别方面而又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能不能帮他解除外在评价的威胁?
10. 最后一个问题:我能否视对方为一个正在“形成”(becoming)过程之中的人,抑或我宁愿受他的过去还有我的过去的束缚?
第六章 治疗之外——新型人类关系探索 大家都一样是人
许多人谈到一个共同的发现:和平并不一定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和平已经在与会人士的心中出现了,如果让敌对双方的人民有更多这样的经验,和平并不遥远。需要做的是像这里一样的事情,让不同方面的人民建立起信任。——“中美洲的挑战”工作坊
第七章 教育——以学生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理论与当代美国人本主义思潮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教育思想的影响有这样五个方面:
(1)从关怀人与环境的关系到关怀人与人的关系。传统教育服从于人类文明史上的主要课题——征服、改造自然,改善人类的物质性存在的质量,而现今社会物质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相形之下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不再是自然环境,而是人类自身,故而培养对人怀有善意,乐于和善于与人共处的个体,是解决新的人类问题的关键;
(2)从重知识到重人格。传统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但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校中的所学,还不等派上用场就已经过时,故而教育更应重视的目标是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自立,自发,创造性和仁爱之心等等人格特质;
(3)从重视客观外显的行为到重视内在的世界。强调感受、信念、价值、抱负等等内在因素的决定性意义;
(4)从单纯看中知识经验到同时重视经验对个人的意义;
(5)重视自我概念。人本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强调自我。认为自我概念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变量,是决定个人智慧、调试、成功以及自我实现的重要因素。从以上五个方面不难看出,这些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带到教育中的新思想,样样都跟罗杰斯的观点相契合。由此可推知罗杰斯对于人本教育思潮的影响作用。
第九章 评说罗杰斯 罗杰斯身后
我打开录影机,观看一个月前那次示范会谈的录像。我发现自己又置身于那动人心魄的关系之中。那种近乎神秘的“结对”,那种令人敬畏的过程,它让当事人挣扎着奋起,去实现,去“是”他那潜藏的陌生的真我。它让我进入一个受困的灵魂,倾听那由衷又陌生,有泪又有笑的倾诉,它让我执着他的手,合着他的步子,伴着他认识他是谁。......呵,做一个治疗者真好!(Rogers,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