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婚
婚姻,是人生避免不了的话题。基于我目前属于未婚队伍中一员,所以,对于婚姻,只能闲暇之余在“纸上”谈谈。
关于婚姻,从我身边的发生、耳朵听到的及网络等其它新闻看到的来看,有幸福美满的,有期待婚姻质量提高的,有过不下去离婚的。
幸福美满的婚姻,是每个人(遁入空门的不在此讨论范围)都向往的。为什么会有另外两种不同状态的婚姻存在?我认为,明确自己因何步入婚姻是核心点。
对我催婚的长辈们,我的反问是:你的婚姻你满足吗?重新再选择一次人生,你还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吗?他们会说:人生不就是这样?然后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年龄到了,就该结婚(与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意思一致)。
用心去思考就可以发现长辈们观点的狭隘之处了。年龄到了就该结婚。那么,到底几岁都年龄算是到了?我看现实中的答默认案是:离开学校的5年内。为什么这么说?初中毕业没有继续教育的,往往过3-5年就步入婚姻。高中毕业没有继续教育的是2-4年,大学(大专与本科)及研究生的是毕业1-3年。(再往上上的学历,我没认识那个圈子,没不了解那些人群的婚姻情况。)初中毕业的5年内与研究生毕业的5年内,这里有10年左右的时间差。与如果高中毕业后本硕连读的时间差是9年,特殊专业10年;高中毕业后专升本再读研的是10年或者11年。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什么年龄”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那么,对于“该结婚”的说法在逻辑上也就不成立了。因为信奉这个而步入婚姻导致对自己婚姻不太满意也就可以说是理所当然了:10年前后的自己,肯定有着不小的身体及心里的改变。
当然,婚姻不是靠逻辑而成立的,我认为现在存在的大部分是建立于需求(需要与所求或者要求)而存在的。包括心理需求、身体需求及物质需求。既然是“需求”,就会有“要求”,要求对方在婚姻中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当对方有不符合自己需求时,心里落差就出现了,心里就出现不和谐了。有些人的需求不被满足的次数多了,就可能由不满升级为恼怒,再升级到怨恨,最后由当初爱的死去活来变成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对于有需求方的可能存在的婚姻关系路线。而对于在婚姻中选择委屈自己去满足对方的,可能长期压抑、委屈,到达忍耐极限时爆发,争吵就出现了。这样就可以很明确:因需求而步入的婚姻,出现不和谐是一种必然了。
和谐婚姻该是怎样的?是基于真正的爱,无论外在的如何改变都还丝毫不变的爱。这种爱建立起来的婚姻,没有他人观念的影响,没有需求与委屈,也就不会在生活中因为对方洗碗洗不干净,牙膏没有从下往上挤这种鸡毛蒜皮的事生气。大家都可以发现,人与人相处的是否愉快和谐,往往由貌似不起眼(其实细节往往才是关键)的小事造成的,何况对于每天共同起居的另一半?
所以,幸福美满的婚姻,不是嘴巴里天天说“我爱你”,而是能允许对方可以一辈子都不按自己认为“应该”的方式处理日常琐事的真爱。
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