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对话】第一期/关于国学的话题
艾青 朱琳
编者按:围绕国学专业化、符合时代化、走向大众化的问题,文心苑的一些群友展开了讨论,畅谈感受,分享体会,促进了思想交流,打开了心灵之门,传递了心灵之音。群内,讨论精彩热烈;群外,心灵对话在延续……
朱琳:国学的内涵和外延太宽泛,众说纷纭,难以界定!有些界定虽有新意但难以服众!
艾青:朱琳老师,业余时间的国学沙龙真想办个小型论坛。到时,请您讲讲。
朱琳:多谢抬爱!我硕士专业是中国思想史,来财大马院工作后从事两课教学,读博士、博士后以及今年为期一年的清华大学访学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对传统文化的研读流于形式,没精力也没能力去做更深层次的体悟,当然这里也存有些客观因素,“国学热”的兴起扩大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但一度也使传统文化的弘扬日益庸俗化,这样既无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两创”同样也无法还原传统文化自身所固有的价值更奢谈成为中华民族丰厚的滋养了。文化自信的本质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西马融合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要性毋需论证但如何融合却是学界研究的难点,目前大多是自说自话,有份量的文章也有但不多。您的文章我拜读过,不仅观点鲜明文笔也是极好,望多指教。
艾青:呵呵,我实无专才,只是浅显的感受。就像感受传统文化雨露的小草,接受的雨露再多,也是小草。但是,我感知雨露,感恩雨露。小草感知感恩雨露,内心也就充满着活力,也拥抱着迎接朝阳的理想。呵呵,仅此而已。
这里,我想自话自说的,还有:如何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建文心苑的初衷是什么,最终能够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如何处理阳光与土壤的关系——传统文化也好,专业知识也好,如何发挥作用,变成生产力,成为大众的心中所依、行中所循。如何处理大树与小草的关系——树再高,无林则心孤;草再猛,无树则风袭。一枝一叶,一草一木,皆有灵,皆有情。感受生命,感受阳光,感恩社会。有你有我,有心有爱,会让这个世界有所不同。
朱琳:艾处长,羡慕您的文笔及心灵的自由,您能践行自己所要的东西,不受现实的羁绊。相比于您自觉惭愧,在国学研读路上渐行渐远,为现实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不得不弃自己所爱的国学,在外面讲国学讲座也只局限于先秦时期的原始儒学(主要讲孔子的思想)和简单解读“道德经”的人生智慧,至于科研论文几乎都是关于社会思潮方面的,将来所有关乎现实的东西完成了,我一定会找回所失去的东西,潜心研读传统文化。所以您组织的这个群很有意义!
艾青:感染于朱琳老师的思想、真诚和真知博学。先秦时期的原始儒学是儒学的原汁原味。我感觉,儒学后期的发展(是汉代以后的事了吧)多是对原始儒学的继承和注释解读。儒学的精髓,还在先秦。
朱琳:文明因互鉴而多彩,思想因交流而生辉。交流共享也是您创建咱们这个群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