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谬误
第一个谬误叫人身攻击谬误。什么叫人身攻击谬误?你跟他讨论一个话题,他说你就是个坏人,你说话我就不信,你这个人私生活很糟糕。你看,问题归问题,但是他不跟你讨论问题,他跟你讨论的是你的背景、出身,你之前还干过什么坏事。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得出讨论问题的结论,这个叫作人身攻击谬误。
第二种叫作稻草人谬误。稻草人谬误是什么呢?那就不是对方的观点,你给他插上一个稻草人,使劲攻击他。比如,我们讲过一些书告诉大家要少吃糖分过高的食物,像面条、米饭,这种东西要少吃,如果你要减肥的话就要控制。然后就会有人站出来批评你说,你竟然不让大家吃面条,吃面条是我的权利。
我没有不让你吃面条,你愿意吃面条你随便吃,我只是告诉你糖分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就这么一件事。但是被对方夸张成为说,你就是那个号召大家不要吃面条的人。所以不要树立一个稻草人,非常生气地攻击他,这叫作稻草人谬误。
第三个谬误叫乐队花车谬误。什么叫乐队花车谬误呢?就是你发现,你只要走到一个狂欢节的现场,看到别人在游行乐队花车的时候,你就禁不住跟着它起舞,跟着它走了,手舞足蹈跟着走,就是随大溜。别人怎么说,我也怎么说,我们周围的人都怎么怎么样,我见过好几个人都不喜欢。这就叫作乐队花车谬误,你不是通过自己的判断得出结论,你是通过看有没有人跟你一样,来得出结论。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想要让全社会戒除这些谬误,基本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够在这不断提醒大家,想要做一个睿智的人的话,你可以这样小心。
第四个叫作滑坡谬误。滑坡谬误是什么呢?就是如果这东西一直下去怎么办。比如说一个小孩子玩手机,被他的妈妈发现,他的妈妈就会非常焦虑、生气、恐惧。为什么呢?你问她为什么这么焦虑呢?她说,如果他总是这样怎么办,如果他今后这一辈子都这样,怎么办?我就经常问这些妈妈,我说你小时候没偷看过小说,你没有偷偷骗过家里人,你后来一辈子都这样了吗?没有啊。
我们自己犯了错,我们后来会改,我们是知道的。但是我们看到别人犯了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不行。你看,你的恐慌来自于滑坡。万一这样下去可怎么办?还说吃面的那个事,我说大家要少吃点面条,多吃点糖分含量低的东西。大家说那都不吃面了怎么办,那些种粮食的人怎么办?这就是滑坡。没法做到都不吃,这不可能的。
第五个叫作逃避话题。逃避话题很好玩,就是你跟大家讨论说,我们该摄入多少含糖量的食品,然后有人在底下评论说:“吃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是锻炼。”看到吗?这是我们常见的讨论问题的方法,他没有在讨论问题,我们没有人在说锻炼重要不重要,我们在讨论摄入的含糖量的问题。然后他在旁边岔出来说,最重要是锻炼,这个叫作逃避话题,把这个话题拉到一边去了。
还有一个叫作虚假两难。虚假两难就是你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比如说,丈夫做了一件事让妻子不高兴,然后这个妻子说,你知道这件事我不高兴吗?丈夫说我不知道。妻子说,你不知道,那你就是傻。丈夫说我知道。妻子说,你知道那你就是坏。要么是傻,要么就是坏,二者必居其一。
其实它的谬误点在哪呢?
谬误点就在于,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事。如果一个东西是非黑即白的,它反倒变得很简单,那个东西就是汽车、自行车,这样的叫作汇聚性问题。而这个世界上大量的问题是发散性问题,具备各式各样的可能性。创业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跟孩子相处,有可能会变得很好,有可能会不太好,都有可能。
这种可能性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得接受各种各样不同的变动,但是当你用“要么……要么……"虚假两难的方法来框定的时候,没有变动,只追求确定。
还有一个叫作诉诸主观情感。诉诸主观情感就是讨论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人的感受,你想想他该多难过。这种是高空打击,一般祭出这种辩论的时候,往往容易占优势。
所以为什么你在网上看很多人辩论要谨慎一点,咱们现在那些网络节目里,大量辩论的套路都是一上来先说笑话,先把你逗乐。逗乐有什么好处呢?只要你被逗乐,你的警惕心就会下降,一个人被别人逗笑了,就特别容易相信别人说的话。然后中间给你论证一部分,论证的部分也肯定不会是按照讨论问题的方式。因为他是要赢,不是为了讨论真正的结果是什么,他是为了要打赢对方。因为我就是搞辩论赛出身的,我很清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