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图:程序员领域知识体系搭建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15人  戎码益深

读完了梁宁的专栏《产品思维30讲》,其中有一篇是《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特别有感触。虽然是讲产品,但假如把个人的成长当成产品演进一样来发展,会有一种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感觉。

个人的成长有很多方面,但关于技术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知识体系构建,这其实就是一个「点线面体」的演进过程,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成长演进过程来梳理下。

进入任一领域,都是选择从一个点开始的。

上图是我从大学进入软件开发领域的一系列的点,按时间序列排列。我入行的年代,流行的是 C/S 架构的软件开发模型。当时客户端开发三剑客是 PB(PowerBuilder)、VB(VisualBasic)和 Delphi,所以我顺势选了其中的一两点,开启了程序员生涯。

没过两年陆续 B/S 架构开始流行,逐步取代了 C/S 架构。只是因为研究生时学校开了一门面向对象语言课,老师用 Java 做教学语言,所以我后来就成了一名 Java 程序员,只是因为 Java 的生命力特别旺盛,所以也就延续至今。

早些年,前后端还没太分离时,因为项目需要,所以又去涉猎了一些前端 JS 开发,之后移动互联网崛起,又去学习了些移动开发的东西,再之后就是 ABC(AI 人工智能、Big Data 大数据、Cloud 云计算) 时代,又被潮流裹挟去追逐技术的浪潮。

每一个技术点,似乎都是自己选择的,但又感觉只是一种被趋势推动的一次次无意选择。有些点之间有先后的承接关系,而更多点都慢慢变成了孤点,从这片技术的星空中暗淡下去。

线

当形成的点足够多了后,一部分点开始形成线,而另一些点这在技术趋势的演进中被自然淘汰。

如上,我用了一个技术人成长的形象 T(纵横)型图来串联如今沉淀下来的点。从成为了一名 Java 程序员开始,以前涉猎的技术点逐步就暗淡了。在纵深线,先向下走,专注于解决业务发展碰到的技术问题。后来开始往上走,更多关注目标的价值、路径的有效与合理性。

整个纵向的技术线,最终汇总到顶点,就体现了我对这条线的 「掌控力」。然后在这里可以横向发展,如图中,也就有了新的能力域 —— 领导力、组织力。

一个个点,构成了基本的价值点。这些点串起来,就形成了更大的价值输出链条。

线的交织,将形成面。

如上图,近六年我都在做电商客服和即时通讯领域的工作,所以我的整个面都围绕于此织就。从最早的聚焦于某个业务点和技术栈,逐步延伸扩展到整个面。

事实是,整个团队才会分布工作在整个面上,而每个个体只会具体工作在这个面上的某个或某些点。

在点上我们解决具体问题,是做解答题;但在整个面上我们选择路径,是做选择题。

体是金济体或其中的单元。

从电力时代到信息时代再到智能时代,互联网、电商、移动互联网,这些都是 “体” 的变化。今天互联网行业的软件工程师,它们面临的挑战和难度不见得比传统的机械电力工程师更大,只不过他们所从事的点所属的面,附着于一个快速崛起的体上,获得了更大的加速度。

...

在领域知识体系中,“点” 是利器,“线” 是路径,“面” 是地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