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5|正文-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
都说“英语很重要”吗,但是我们学习了十几年都没有学好,这是个问题。
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今年的话题讲的就是这个。
其实,习得一门外语,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甚至可能不需要智商。而习得一门外语的本质是“用外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刚需。
* 刚需
如果不是刚需,那就会觉得“不必要”,不学也没什么,不学没什么影响。但如果是刚需,那就觉得不学会很痛苦,甚至会觉得不学会死人的。
刚需非常重要,对于我来说,我学习的很多知识,都是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学是学习得最快的,特别是excel,我大学的时候都没有学过,但是平时总是想着提高效率,因为我觉得效率慢对我来说太痛苦了,就学着用excel,就自己去网站找视频,从基本操作,图表,函数,数据透视,甚至是vba,我都是自己度娘学的,也透过这个学习过程,我发现很多东西,只要有需求,会提问,百度,Google是最好的老师,马上问,马上上手,学习得特别快,以至于我现在是excel的高手。
这就是刚需的力量。
* 善于分析
善于分析这种能力的提升也是由于刚需所导致的,因为善于分析的人,都会对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比较执着,如果没有搞清楚这个逻辑就会非常痛苦,所以,对事情的逻辑分析就成为这些人的刚需。
我也是个喜欢分析的人,很多时候很多朋友发出一些分析的东西,我总是想系统的去分析,即使一些朋友只是发出来开玩笑,但是我却很认真的去分析所有的情况,因为不分析,我会觉得很别扭。但是会导致我的朋友说我太较真了。
的确如此,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一个东西是刚需,接下来为了满足刚需,需要学什么就学什么,需要用什么就去用什么,需要克服什么困难就去克服什么困难。
* 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也是一种刚需
对于优秀的人,“优秀”就是刚需,对于他们来说,他们都有相同的态度,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注意,是“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不然的话,他们会很难受的。
这一点,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还没能做到,但是今天我更新了一个概念,“刚需”——若想一样东西成功,或者说达到想要的目的,必须把这个东西当成“刚需”,刚需就是不做就会死的,要有这样的魄力,不要给自己留后路,才能突破。
* 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一件事情想达成,一定要搞清楚需求,这个需求是不是真的需要,也就是是不是刚需,如果不是刚需,也要想办法转换成刚需。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做企业管理咨询的时候,经常需要带动着别人去改变,但是很多时候企业的员工却不愿意去改变,为什么,因为改变不是他们的刚需,改变可以获得利益,但停留在舒适区也蛮好的,但是如果加上如果不改变就会被淘汰的条件的话,这样改变就变成是刚需,所以制造危机感也是创造刚需的一种方法。这个概念的更新拓宽了我很多的思路。
* 思考与行动
一直想学却从未成功的,1.英语,2.PS,这两项是我大学以来都没有很好的成功的,的确如此,还是在于这两个东西对于我来说不是刚需。英语,从来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就是为了应付,但是我记得我做毕业论文做翻译的时候,我当时英语4级都没有过,但是我却可以翻译出英语论文来,这个连过了6级的同学都惊叹不已,我觉得这就是是否是刚需而倒闭出来的驱动力吧。
还是工作以来总结的经验:只要是有需求,学习是很快的,如果没有需求,学习是没有动力的,并且学习得很痛苦,并且学习到的知识都是知识的库存,是不产生价值的,只有把库存流动起来,才会产生价值。
没有刚需,就要想办法创造刚需,而不是先去想着怎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