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坚定的信心是你坚持不懈的保证,这种信念近乎顽固不化、不可理喻,它支撑着你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这种失败造成的痛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除非你亲身经历过。任何意志薄弱的人,最后都会崩溃、绝望、沦为失败者),炽热的兴趣是你不断为之奋斗的催化剂。
我们时常看到一些成功的创业家、杂志周刊的封面人物,他们在创业的最初几年都是赔钱的,但他们贵在坚持。一年不成,两年;两年不成,三年;或许他在第五年或第十年时就成功了。
靠自己真正实力挣来的钱才是最踏实的,其他途径的来源都会让我感到心虚。是每天早起的恐惧感告诉我,我太在意钱这个东西了。我的抑郁病症就这样引来的,所以当我犯病时,我需要问自己:那(我犯病的想法)是真的吗?我能百分之百那是真的吗?当我持有这个想法时,我会有什么反应?我会有自杀的想法,想着为什么我还在这里?为什么我还没死?强烈恐惧自己的惰性。
今天看到知乎的一篇文章,武汉理工大学疑因语言暴力而自杀的内容。我觉得最好的点评就是下面了。
这是我目前所了解到的,我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初步来看,这个学生本来就有点抑郁倾向。辅导员说话可能并不是有意针对,但可能成为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说到这儿,我不得不提及下当代大学生的焦虑和满身戾气。或许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是这样的,我只是结合我所经历的谈谈我的想法。
我也就是个211大学,照理说学生素质应该不算差。但是很多同学真的不懂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礼貌。在群里发言肆无忌惮,对辅导员也没有应有的尊重。我觉得我们学院的辅导员算是尽责了,节日给我们每个学生买小礼物,有什么问题也第一时间去联系和解决。也尽职尽责完成学院和学校派给他的任务。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还有很多同学对他不满,只是稍稍占用了大家的时间为了完成学院的任务活动,就引起大家的不满。难道是被宠惯了?还是太自私了?
大学有个常态,就是大家都不愿意参加活动,一般是被迫轮着名单去,反正主动参加的没几个。好像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都很忙(但其实都是把时间耗在玩手机上)。确实,大学了同学之间除了室友一般很少见面了,一个班级的也很难聚集一次,大家都成了一个个“个体”,习惯独处,习惯自己掌握自己的时间。所以当辅导员把大家聚集起来时就很难融入集体。个体与集体的区别,或许就是大学与中学最大的不一样了吧。也或许是大学了,感觉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的时间应该自己安排,不想别人插手,个人意识也更加浓厚了。而这或许也是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原因之一。(我们学院的学生就是不满辅导员占用他们的时间,对他莫名厌恶,我真的很是无语,不知道武理的同学是不是也因为这样对辅导员渐渐不满或者从众心理跟着大众一起对辅导员不满)
武汉理工大学好像是有晚点名的,也就是每周日把大家聚集起来,点名,然后讲些事情和活动。或许这个学生就是在这个时候听到辅导员讲的话吧。辅导员之所以这样说,这也是大学生的常态。很多大学生无所事事,学习搞不好,上课玩手机,活动比赛也不参加,就是宅在寝室玩电脑手机消磨时光。辅导员或许只是说的重了点,想大家明白未来要是不想成为一个废物就应该努力。
这个跳楼的学生感觉应该平时比较敏感内向吧,而且大学处于读书和工作的过渡期,难免有点焦虑,不知道未来该该做什么,处于茫然阶段。从他的语气也可以看出他平时都对这个辅导员不满,跳楼之前发说说,可能也有报复的心理。
“老师,再也不见了”就是很明显的报复,把自己跳楼归于老师。只能说这个学生很冲动幼稚,拿自己的生命来报复...
报复谁呢?老师?
或许报复的是不甘平凡却又力不从心的自己,终究是自己放弃了自己。(这个观点非常认同!!!!!)
鹞鸽又分为肤浅的和深沉的两种,但当两只深沉的鹞鸽结合时,他们的后代往往会撞地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