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改变思维方式
每个时代都有其主旋律,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无疑就是科学与技术,它推动了我们这个社会飞速的向前发展。技术带来的通信方式改变使得全球各地的个人或者机构能够即时的联络;信息网络使得我们一键即可存储或者提取海量信息;生物科技迅猛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存寿命;航天技术和物理理论的发展,人类开始真正的探索宇宙的奥秘。
科学技术在突破传统思维观念,创造大量物质、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催生出了足以毁灭人类的武器。科学技术应该用于什么目的呢?通信的方便快捷和无处不在能够突破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壁垒吗?在透明的世界里,能让古老的人类共同体梦想成为现实吗?还是正好相反,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网络的透明度、缺乏隐私的焦虑,使得人类被迫进入一个没有任何界限的混乱的世界,在无法理解的危机之中挣扎呢?
当今世界,人类意识是经过一个前所未有的滤器过滤形成的。一天之中,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围绕手机、电视、电脑之间打转,时刻不停的与之互动。现实世界和虚构的网络世界已经深度融合。这一剧变对我们现实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见解决策,往往是我们所处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决定的。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时,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会不自觉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没有对历史和未来的直觉,就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即使那些感性潜意识的判断也不例外。
互联网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了伟大且不可或缺的成就,但它侧重已然而非偶然、事实而非概念、侧重由共识而非自省形成的价值观。对于一碰按钮即可获取各类数据信息的人来说,历史和地理知识不是必需的。哲学家和诗人长期以来一直把思想分为三个阶段:信息、知识和智慧。互联网聚焦于信息领域,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但是信息容易获取的同时,却抑制了知识的形成,让智慧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事实很少是不言自明的,它的意义、分析和解释必须基于环境和相关性。随着很多问题被当作基于具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人们就会形成一种假象或者思维,觉得每个问题都会有一个可以追索的答案,问题和对策不必深思熟虑,上网搜一搜就知道了。但是信息要真的有用,就必须被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经验之中,逐渐成为实用的知识,说话说“实践出真知”便是这个道理。从书籍中获取信息,我们会经历一个总结归纳的过程,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概念;与人交流获取信息,除了交换信息中实质的内容外,还会涉及到情感和心理的维度,通过信念的认同和个性的赞赏,达到一个心灵上的共鸣;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因为信息唾手可得,所以对信息的“意义”关注度下降,决策者不去未雨绸缪,而是等问题出现后把搜索信息作为主要的应付手段。
有一种心理偏见叫做互联网偏见,说的是:人们可以忘记那些他们认为可以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记住那些他们认为将会找不到的信息。通信技术增加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技术被视为思想的辅助和媒介,而降低了人们向内求索的能力。信息俯拾即得,人们更愿意当研究者,而不是思想者,这也许也是人类的惰性作祟。更有甚者,现在互联网获取的数据都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进行个性化推送而得的,而这种算法无论多么精妙,总是存在共性,也就是说算法的“思维模式”都是一样的,这样获取的信息难免不是泛个性化的。人类意识的变化可能改变个人的性格和交流的本质,也会改变人类社会本身。在信息化的时代,人类用肉眼看世界的方式会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