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文存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2018-05-10  本文已影响275人  乐道_a525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老师既富有激情如诗人气质又有哲学思辨理性,这样的讲述历史真是别开生面。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1什么是中国  中国的名称比较晚到民国才用中国指称

2china(昌南景德镇的代称,支那印度对用智慧来称呼中国,cina印度对秦国的称呼)

3什么是法制

狭义  法律制度(法律帝国)

广义  法律和制度(古代中国更多的是广义上的法制而缺少法律帝国法律至上的概念)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4什么是历史

“历史学家不在记录而在评价”(卡尔《历史是什么》)“历史绝不是关于死亡的历史,而是关于生活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或翻译为《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

历史的本质在于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根据当前的问题看待过去,历史是过去和现实永无休止的对话(卡尔《历史是什么》)

《史记》以后的二十三史不再有评价的历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只有记录,缺乏评论,如果只是一堆材料的堆砌没有作为人的评述没有人的洞见,这样的历史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这也是钱穆先生认为历史不是“史料学”必须史论结合。鲁迅更看重野史,鲁迅认为连评价都不敢如何敢真实记录

先秦具有贵族精神,秦汉之后(具体是楚汉之争后项羽是中国最后一个贵族)贵族精神才堕落

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值得一读。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黑格尔认为中国历史是无历史的历史,只是一些经过,批评中国历史缺乏评论。黑格尔说古代中国除了皇帝都是奴隶其实在大家都是奴隶情况下皇帝也是被奴役者,只是他的监狱是最豪华的。黑格尔洞见了中国。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中国自秦始皇建立帝制,只是复古只是循环没有什么变化,西方国家却从希腊到罗马到近现代都在不断变化,法律从希腊法到罗马法到日耳曼法再到英美法,最后英美法分开发展。基督教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自身也经历了变化。西方真正强大的不是他的科学技术而是他的思想。历史和思想密不可分这才是历史最有魅力的地方。这也是当代中国历史专业没有吸引力这跟西方很不一样,所以历史是思想史。英美等西方国家他们的法律教育很多都通过案例进行的,这其实就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法,所以如果不懂得历史你不但不懂得人类的本质更不会懂得法律的本质。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摩尔根《古代社会》民主是人类最初的选择。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冲击除了他们的武力强大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是推行原始民主,反而是农耕民族的君主专制使得他们缺乏战争的动力不像游牧部族可以动员最广大的人群投入到战争中主要是心甘情愿的去争战因为他们知道这不是为君王而是为自己的部落为自己。三代到春秋战国分封建国就是实行这种贵族民主,然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却将基于血缘关系的早期贵族民主扫荡殆尽。

不懂得历史就不懂得人类的本质,历史需要有全球眼光的审视,否则都只能看到一些片段。

《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都有这样的治史精神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宋代文官制度对尚武精神失落有重要影响,从画作可以看到中国人气质有很大变化,宋代提刑官制度重视技术的特点不像传统重视伦理纲常,宋代内部治理在所有朝代中最好的一个。

日本对天皇的尊重万世一系体现了贵族气质,武士道精神体现了尚武精神(宋代以后失落了尚武精神,明代继续强化文官制度使得中国文化越来越向内转,越来越阴柔)。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迪克特警告美国不可以殖民日本否则必然遭致失败。日本在这两方面很接近西方,所以近代亚洲只有日本率先学习西方也只有日本学习得最成功。我们中国必须反思谦虚向日本学习,清末民国我们已经在不断向日本学习,章太炎,黄兴,蔡锷,宋教仁,孙中山,鲁迅都东渡日本,我们所使用的很多词语像“理性、哲学、组织、社会、政党”都从日本翻译过来。

5中国传统法律基本精神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寻求自然秩序这是中国最重要的精神,(西方自由秩序,马克思提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人类最伟大的飞跃)也是每个中国人至今都存在的情结

古希腊泰勒斯也是自然哲学,对金字塔测量高度跟今天很接近。但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吃饭尺度排斥自然哲学

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罗马法确定的人格,人的本质是法律赋予,人格是人之为人的基础,自由权是最重要的没有自由权的人只是会说话的工具。日本就是在这方面努力学习成为亚洲只能够很西方对话的国家。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肖老师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思想家是鲁迅,他从来不把鲁迅作为文学家而是把他当做思想家来看。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深刻阐发了中国这种超稳定结构,中国从秦始皇建立帝制两千多年都少有变化,这点跟西方很不一样,西方从希腊到罗马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内部精神在不断更新变化。孙隆基是一位思想比较深刻的历史学者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黄仁宇。

感悟

隋炀帝是失败的英雄,《大业律》取代《开皇律》取消十恶不赦之罪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进步。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让华北平原成为中国的粮仓直到今天我们还收益于隋炀帝。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他还看到朝鲜半岛的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希望能征服朝鲜,今天半岛问题都是东亚的火药桶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见其目光如炬。唐太宗到晚年还经常跟自己的妻子隋炀帝女儿杨妃谈起她的父亲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隋炀帝,从唐太宗冒着大臣劝阻几次发动远征高丽的行动应该也是受到隋炀帝启发。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我们华夏民族不尊重失败英雄,我们总是喜欢以成败论英雄“成王败寇”的思想可谓根深蒂固,从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我们都会崇拜刘邦不管他是否是个流氓无赖在对待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亲上表现得如何冷血,我们都不大会去过问只要他最后赢了那就一俊遮百丑。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而且我们的历史观也习惯于用道德来代替历史做评价,曹操刘备诸葛亮其实他们都是当世之枭雄,诸葛亮就是蜀国的曹操,但是我们总会更多批评曹操就因为那句不知道他是否说过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舞台剧上也把他塑造成一个白脸的形象,其实他的功业远远超过刘备诸葛亮。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这又是一种传统应该是明清封建礼教伦理纲常被统治者肆意抬高导致的,在历史的叙述上,包括历史观上我们还有很多还需要反思的

推荐书目

卡尔《历史是什么》、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或《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摩尔根《古代社会》、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湖大法学院副教授肖洪泳:中国法制史导论(听课小记之一)

6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