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从你的朋友圈里有效学习?
我一个做广告创意的女朋友,新接了一个宝马广告的项目,这是她从未做过的一个行业,而且自己不会开车不懂车,但工作要求她上来就要写有关前大灯涡轮前驱后驱的相关文稿,于是开始恶补汽车机械车型知识。
今天下午看那些天书般的资料中途,沮丧的到我们一个六人行的微信群里求救,希望让大家帮忙找一个懂车的朋友带她入门,无奈我们都没有熟到可以无偿教学的司机朋友拉出来帮她。
但看着她各种发愁,我们还是轮番上阵来给她出主意:
多去逛汽车之家!
去看知乎上有没有相关的live!
看看其他同级别车的广告!
去4S店看车,让销售给你讲!
多了解奢侈品,搞懂目标用户的喜好!
去考驾照,开车上路!
……
等等建议不一而足,个个都卯足了劲为她想办法。我也提了很多,就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看到了一个条理清晰的自己,并且觉得她的问题并不难,只要按照我们的这些建议一一去做,肯定很快就能入门。
那我自己的问题呢,目前手上在写一个有关路怒症的本子,整个本子大纲已经出来两天了,但故事结构依然不够完善,人物形象不够立体饱满,今天还是卡在这里,进行不下去,就在到微信群为朋友出谋献策之前,我还在记事本上写出了眼前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当我将自己从朋友的问题那里拉回来,看着自己的问题,突然想到要去看以前的片子,于是立即到邮箱找出那些最终的剪辑脚本,打算从头到尾看一遍,令人惊奇的是,看到第二个稿子时我就突然收获了一个丰富故事人物形象的灵感,便立即将其加到目前的脚本里,看着稿子终于有所丰富,心理也舒坦多了。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跳出来看问题的必要性,有了距离,就像是摄影镜头的景别,离远了就能拍到全景,就能将问题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一些。困在问题中的女朋友和我又像是在迷宫里迷了路,而跳出来後,我们才能一眼看清整个迷宫的线路,从而能快速找到正确的出口。
最近,还有一个事情让我得以从一个有距离的旁观者视角来看待自己的问题。
公司前段时间承接了一个三维动画项目,动画师们也着手制作了很长时间,近几天进入审查阶段,但好几个动画师出来的片子都达不到领导要求,每次审片都会有一大堆意见出来。
眼看着截至日期一天天临近,领导十分焦虑,说话态度愈加强硬和带气,再加上需要修改甚至重做的那么多工作量,动画师们都出现了气馁和想要罢工的状态,不好好听意见,只一味意气用事。
在一旁观察这一切的我,一开始很是不能理解他们的消极态度,因为我总觉的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修改应该不会那么困难,而且领导已经把如何修改说的很清楚了,他们只要照做就行了。
另外,有些时候我会一起跟着审片,对领导指出的问题很是认可,就会觉得他们也应该很是认可啊,就是不对啊,就是要再修改就好了,可他们为何偏偏不能顺着大家的思路想呢?
直到昨天傍晚,我们一起审片时,我看到那个主创动画师默默站在机房的一角,在领导针对其中一个镜头提出意见后,气急败坏的催着操作播放器的后期看下一个镜头,生怕领导在当前的镜头上发现新的问题。
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自己,那不就是自己吗?
在领导审自己稿件的时候,也是那种状态,誓死捍卫自己的作品,不想它被指责,也不想将其推到重来,总觉得指点作品的领导是在指点自己本人,总觉得修改稿件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每当领导叫自己和她一起看稿件的时候,心里就会猛一紧,祈祷不会是什么大的问题,也会对领导提出的每一处修改都产生极大的抗拒…不想修改,只想一遍就通过!
这很难很难实现,纵观公司里的每一个工种,作品都是经过反复修改才得以审核通过的,而且,大家也都承认,最终版确实比自己的第一稿要好很多很多。
根据意见反复修改是必须的,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与进步过程。
从那位动画师同事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狭隘和封闭,也提醒自己下次如果遇到相同境况一定要保持客观。
每一个他人都是我们自身的一面镜子,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也是更好认识自我的一个旅程。所以,当你遇到不可解决的问题时,不妨站起来,与自己拉开点距离再看那个问题,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