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衰败史:它这80年里,藏着几代中国人的童年回忆章
上周小编写了一篇诚品书店的商业史,讲了这家实体书店在连亏15年后是怎么做到盈利的。
回顾戳这里→诚品书店曾连亏15年,它的盈利模式让人意想不到
留言里有朋友联想到了新华书店,动情的回忆了他们童年记忆里的那家书店。
刚好新华书店到今年80岁了,今天就来聊聊这位耄耋老人从一家独大到被迫转型的80年商业史。
1937年,新华书店在延安清凉山万佛洞成立
1937年,新华书店在延安清凉山万佛洞最底层的一间石窟中诞生了,第一任新华书店的经理是涂国林。最初发行科只有七个人,其中四个是经过长征考验的战士。这里很快就成为延安最具人气的地方之一。
1948年,扫除文盲的小字典
据说每个中国人的家里都曾有过一本《新华字典》。
早在1948年10月末,在北平城的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金克木等几个读书人在炮声中编纂着字典:“我们不会别的,只会咬文嚼字”。当时全国人口80%是文盲,1953年12月首版《新华字典》出版,第一版印刷500万册,半年之内便告罄,截至2015年7月 《新华字典》发行量高达5.67亿本。
新华书店开展送书下乡服务
1958,装在背篓里的新华书店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新华书店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依靠供销社建立起了农村图书发行网。书店的触角深入了中国的每一个偏远山村。从1958年起书店每年都要安排时间、组织人力下基层,店员背着装满图书的背篓爬山过水,他们是文化知识的转播者。
1978年5月1日,是一个特殊的劳动节
这天,35种外国名著在国内发行。
当时出版局为此特地拨了7000吨纸张,事先得到消息的人连夜去书店排队,三天时间,仅仅是北京市新华书店就卖出了30多万册。那时阅读也是很神圣的事,有的人会特意包书,有的人要先洗手再看书。
号称“远东第一书店”的南京东路新华书店
在最繁华的商业街里,一定会有家新华书店。
“书店处处起高楼”,这是当时《新闻出版报》对广东新华书店发展进行报道时起的一个标题。
80年代时,还是柜台售书,营业员就站在柜台后面,看着无数的手抬起来,对着书架指指点点,高声嚷:“拿本这个!”“帮忙要本那个!”
73岁的老广州陈锡龙对那时的新华书店依旧印象深刻。
“袋中无钱,我就隔着玻璃柜,看里面的公仔书(小人书),时间一长,嘴里喷出的口气模糊了玻璃,只好用小手将玻璃上的水雾擦去,接着看”。
新华书店第一门市部
发书像发牌一样的好日子一去不回
作为几十年来中国惟一的图书发行渠道,新华书店可谓过惯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可是某一天一觉醒来,猛然发现手中的铁饭碗生锈了,再也不是坚不可摧。
新华书店之所以能够长期高枕无忧,来源于它对中国中小学教材图书发行市场的垄断。
直到2001年以前,全国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发行均是由出版管理部门指定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总发行,随着在校学生数不断增加,这块不仅稳定、且逐年变大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垄断性经营,新华书店几乎没有感受过所谓“竞争”。
1994年11月13日,王府井书店最后一天营业,读者前来送别
而就在新华书店即将直面行业挑战时,其与出版社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激化。
1983年,国家出版部门决定放开发行渠道,由出版社各自发行。1988年,新华书店统一批发的格局也被打破。
随后民营书店逐渐兴起,新华书店尝到了压力的滋味,开始改变,把柜台打掉,开架售书。各个门店开始向店员灌输“服务”的概念,但好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除开架售书外,书店还设置休闲台
台上添配了水笔和墨水瓶
大厦崩塌,分家、各谋生路
从1951年到1987年,全国的新华书店是一家,如果新华书店在全国形成了一张网,那么位于北京的总店就是牵动这张网的关键环节。
1987年新华书店开始“分家”,总店和各地的新华书店仅仅保持了名称上的一致,彼此已经完全独立经营。
新华书店80周年的地铁广告
2006年10月17日,新华传媒通过借壳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成功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新华网上书店的突起也成为网络市场的有力竞争者。自2005年以来,新华书店海外分店相继在乌兰巴托、纽约、伦敦……开业,担当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而新华书店的情况仍不容客观,有数据显示,每年都会有一家新书书店在广州消失,那全国呢?剩下的新华书店努力转型,装修更加西方化,灯光柔和明亮,书店也卖起了咖啡。
在80年的历史长河中,新华书店是许多人回忆中开启知识之门的场所,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阅读故事和喜怒哀乐。
这80年是实体书店的发展史,是知识文化的传播史。如今这位80岁的老人被迫努力的追赶着孩子们的潮流。
然而我们却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经常去书店、踮着脚在玻璃窗外观望那买不起的一整套小人书了。
关于书店,你有什么想说的?在留言里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