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写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静的修养》:如何拥有宁静的心境

2018-07-01  本文已影响54人  Nicole夏天
《静的修养》:如何拥有宁静的心境

最近正在看南怀谨先生的书,正好看到了《静的修养》这篇散文,感觉很喜欢,如同一泓清泉沁入心田,让我明白内心的宁静是一种境界,是可以习得的。

南怀谨先生是国学大师、文学家、佛学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等典籍,生前著作多为演讲整理。

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那里,什么都没做,他的内心是平静的吗?未必,也许他的头脑里纷杂的念头从未停止过,这称不上平静;一个人整天忙碌,不停开会写报告交谈,他的内心是平静的吗?也许,只要他的内心是专注于他每件正在做的事,就是平静的。一个人内心是否平静,并不表现于外在。

文中认为,心境的宁静,不是自己刻意强调的事,而是需要具备高度的修养,修养达到了一个高度,内心自然就能保持平静。

那宁静的心境如何修得?需要做到两个方面,一要认识真正的自己,活在当下这一刻,这是一个安身立命的修养,非常重要。

二是“克己复礼”,要克服自己的妄念等偏差的观念,才能走上专注内心修养这样正思的路,内心上对自己慎重,保持克己的自我诚敬的状态,礼的境界就是仁。

尘世中芸芸众生,大部分时间心中可能都被各种念头塞满,有时是针对自己的号令,比如,我要静下来,但其实,当你的心里有这个念头的时候,越强迫自己平静下来越难做到,所以不要强求。

认识自己,怕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了,对大多数人来说,随大流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大学毕业后工作成家立业,是没空去想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就算有真正的想法,也得先把面包挣到,才有能力追求梦想。

所以,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需要一个平衡,比如,在空闲的时候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打球、绘画、阅读、电影、写作、摄影,也可以在上下班途中,稍作留意,看看早开的玉兰,微笑着的婴儿,满天的余晖……只要是能让你投入的事情都可以,哪怕只有片刻,也是你在与自己对话,是对灵魂的滋养。

除了要认识到自己,还要专注每一个现在,《金刚经》第一品就讲了释迦摩尼把吃饭洗澡等日常的小事当做修行,都是能磨练心性的,吃饭就吃饭,走路就走路,活在当下。不去想以前,不去想以后,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必再纠结,以后的还未来,想了也没用,被琐事困扰,真的是不值得的事。

一个太容易受到各种影响的人,就如同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的小草。专注是一种让人安身立命的能力,能让你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风雨中也能屹然挺立。

此外,在自身感性与理性的斗争中,要克服一些不实际的,贪婪的欲望,这些欲望让人变得急功近利张牙舞爪,忘记初心,时刻记得修正内心的航线,确保自己的心灵行驶在正确的方向。

修养内心就是磨砺灵魂,是艰苦的过程,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正如杨绛所说的,“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越细,香得越浓烈。”

平静是一种美,是一句禅,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抵达,抵达内心最深处灵魂安放的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