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赳赳老秦,虽亡不朽(四)

2020-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季武长空

(接上篇)

有了目标剩下的就是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的过程,取众人所长建自己之功便是秦国政治的一大亮点。

单单是用人之道便流传了一句农谚:老秦人求贤,高位以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是秦孝公时期“及心无二虑,尽共不顾私”的商鞅,还是惠文王时期的张仪,武王时期的甘茂,宣太后时期的魏冉,昭王时期的范雎,孝文王时期的蔡泽,庄襄王时期的吕不韦都是当时天下的名士,他们为了秦国的崛起秦国的崛起与富强呕心沥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他们却没有一个是老秦人,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那一个人不想报效母国建功立业,为何结果偏偏是他们千里迢迢地走出母国而为另一个国家出谋划策?

这就是秦国政治的高明之处,英雄不问出处,大胆的启用有能力有魄力之士,君主在幕后大力的支持,才有了他们这一展抱负的广阔天地。假如这些谋士们没有君王的默默支持,光是满朝大臣的排挤就让他们无处容身了,还谈何建功立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反观其他六国,面对人才的流散而不加反思,只知道任用自己的同宗之人,面对他人对贤士们的诋毁便武断贬斥,如何不让天下贤才心寒?

历史天空中的白云不会飘来今天,但历史智慧的结晶却如同我们脚下朴实的土地一般,万古长存并能滋养万物。

秦国的用人之道对我们当代的启迪便是广纳善言,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建议,用一颗敬仰之心去对待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分辨善恶之言,坚定自己的信念,敢于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