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与铁罐的对比反思
2021-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JiuJiubaby
昨日培育站学习,听了一位骨干教师执教的《陶罐与铁罐》一课,当天我自己上午在班级内也刚教学完这一课。听完后,就自己的教学与骨干教师教学还有很大的差距。自己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具体表现如下
1.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每日虽然做到备课,但是没有做到精心,备课时没有自己的思考。完全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比如陶罐与铁罐这一课,本课的两个重点一是品味两者的对话,读出语气与神态。而是感悟道理。上课教师在让学生体味陶罐与铁罐的情绪时,处理很到位。他教学生一个朗读小技巧,一看提示语,二想想象画面。三关注标点。方法落在实处并学生运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情景模拟。这是检验学生的是否掌握方法的标准。
2.一扶三放。本文有4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教者指出方法后,后三次对话让学生自己同桌合作表演,优生的分享方法。
3.课堂的成功之处在于对于学生不会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而输出,我觉得这是我目前课堂存在的最大问题。当引导几次都出不来,我就着急的自己说出答案,其实就有点前功尽弃了。再等一等,或者在思考一下,自己引导的话有没有在点子上,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关注表达的多元化。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有道理。这里我没有用一个道理,而是道理。所以,每当课文学习完,问孩子,学完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道理?教师不应该出示你眼中的标准答案,可能孩子还有他的道理,不要扼杀孩子的活跃思维,这样一来,我觉得有时候孩子的禁锢思维是老师间接性造成的,长时间的接触标准答案,还哪里有自己的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