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情绪,只能说给懂的人听
1.
上周末写完文章,被素不相识的学弟约出来吃饭,他说看完我的文章,想跟我聊聊。
我一向喜欢跟陌生人聊天,他们的故事和想法会让我的视野变得更开阔,而我也有机会说出不曾说出口的心事和想法。正因为陌生,说起话来才更能口无遮拦,天马行空。
他说想跟我聊天的原因在于,他好久没有机会去跟人聊的那些问题,在我的文章中得到了共鸣,或许他的想法,我能懂。
是的,我能懂。
我能懂人越长大,越难找到能真正跟你聊下去的朋友。想聊聊自己的人生经历,什么一个人东奔西走地找房子怕被人觉得矫情;想聊聊自己新发现的人生哲理,什么“人之初,性本恶”又怕人觉得自己思想古怪;想聊聊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又怕人觉得自己太虚只会吹牛逼。而那些你平时喜欢做什么,喜欢什么大牌这样无关痛痒的浅层对话,又并不能让你了解这个人,让你判断是否值得深交。
所以找到一个跟自己思想频率较为一致的人成为朋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为什么,只因为你的想法,你做出的判断,他能懂。
2.
我想到以前,在网络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找到知音的方式,是通过笔友征集。你把自己的故事还有人生感悟写下来,刊登在杂志上,然后等待与你频率一致的人发现你,在信笺往来中,分享心得,升华友谊。
而现在啊,我一直在怀疑,那些所谓让你认识新朋友的app的出现,真的能让你找到一个相似的灵魂么?工作往来的关系,真的能让你卸下防备,交换真心么?所谓扩大交际圈的聚会,真的能让你开启对一个人的了解么?
我一直在比较以前寻觅知音和现在发展社交的不同,大概最大的不同不在于速度与载体,而在于展现自我的方式。现在我们去认识一个人,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标签,工作职位、毕业院校、颜值等级,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途径去了解这个人的内心,判断这个人是否跟自己聊得来,是否值得深交。而以前那种通过文字表露自我的方式,看得到你的真诚与内心。
像以前做古诗鉴赏,总是要求我们通过文人的一句诗词,判断他的个性以及所处的状态,是婉约还是豪放,是真值少女怀春,还是经历繁华落尽后的内心炎凉。文字呵,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明明只是几个简单字词的组合,却能让你感受到文字背后所深藏的他的内心。
记得以前青春年少时,市面上的畅销书多是一些青春伤痕小说,而后来,市面上的畅销书变成了抚慰心灵的鸡汤文。虽然大多讲的道理都差不多,但还是能从这些作者的文字中判断他们经历的深浅以及性格的差异,而自己也会因而筛选出自己喜欢的作者。
我爱读刘瑜,不在于她的政治思想,而在于她活跃跳脱的笔触。我关注越哥,不在于她文字所要告诉我的道理,而在于她文字的简单清新,总是让我爱不释手。她们的文字,会让我觉得,我离她们的世界,很近。
所以我一直觉得,把自己的思想与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分享的不只是你对生活的看法,分享的还有自己的内心。看小说、读散文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获得消遣,或许还在于在茫茫人海中发现,有一颗内心与自己心心相惜,让你在前行路上,不再感到孤独与害怕。
所以,我很能理解师弟跟我说的,他觉得,或许我能懂。
能通过自己的文字,结交新的朋友,这也是我写作中获得的一大乐趣。
3.
那天,看到小瑾发的朋友圈,写得是她不经意间发现的美。
小瑾是我觉得相见恨晚的一个朋友,她写那句话时,我甚至能想象她当时的神态,因为我知道,我要是当时在场,也会有这样的感悟。
我评论后,她回了我一句,“你懂”。
大概,“你懂”是对于一个朋友最大的认可,而“我懂”是对于朋友最大的安慰。
一直觉得“我懂”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听的话。很多时候,你需要的不是一个可以给你建议的人,而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他能尽力去理解你的悲伤与彷徨,然后跟你说一句“我懂”。一句我懂,包含的是对你所有委屈的心疼,对你所有选择的支持。
我不知道一个人这一辈子能遇上几个懂你的朋友, 你做的再不可思议的决定,她都能理解,给你善意的提醒,然后在你碰撞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揽住你的肩膀,给你最大的体恤。所幸,我有几个这样的朋友,这也是我最大的财富和最有底气的资本。
有些情绪啊,只能说给懂得人听。
我想,你大概需要的只是一个懂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