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情,说说爱生活家想法

逃离朋友圈外的你跟“乞丐”并无不同

2017-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1996专员

凌晨一点,陳胖子一人裹了件外套,去买火锅食材。

我几乎是当着听笑话一样听完了这件她最近做的又一件疯狂的事情,还拍了一段小视频给我看。

她在寒风中,吸了吸鼻涕,笑,「谁能想到,刚在朋友圈发了美艳照片的我,大半夜出门只为买点凑合的火锅食材呢?」

在厚重的镜片后面,她的眼睛并不如朋友圈照片上戴隐形时的神采奕奕。

卸了妆没有假睫毛和眼线,眼睛小了一圈,下垂的眼角也透露出一丝疲惫。

一头长发已经被随意地盘了起来,只剩凌乱的几缕碎发随风晃动。

看到她这样的邋遢模样,不禁笑道,「是啊,几个小时前朋友圈那个精致的猪精女孩,现在跟流浪汉也没什么区别了呢?」

每次发朋友圈,大概都是用心编辑每一句话,美化每一张图片,突出自身的优点,避开自身的短处。

只是,会渐渐地发现,发的每一条朋友圈,只不过是为了塑造一个阳光、向上、多才多艺的大男孩或者精致的猪精女孩。

不仅如此,在塑造出精致的朋友圈形象之下,如今那么多人开始在乎朋友圈的点赞量

一句话总结:「没有网红命,一身网红病」

几乎可以达成众人共识的是:我们在朋友圈里的生活,远比真实生活要精彩得多,甚至连长相都要漂亮得多。

你每天都去楼下吃十八元的盖饭,朋友圈晒出的却是红酒西餐,你每天都无法高效完成工作

被迫加班后朋友圈呈现出是努力拼命的你,你习惯宅在家中,偶尔旅行一定要发张不知加了多少层滤镜的风景照。

朋友圈里的点赞和评论里的羡慕成了你的精神食粮,你面带笑意,看有没有你喜欢的人为你点赞,却没想到,他给你动态的上下条都点了赞,偏偏没有你,你笑不出来了。

有时候,“发朋友圈”也更像是一种“炫耀”,殊不知,超出你自身水平过多的炫耀,到了他人眼里,你宛如小丑,模样滑稽。

对于多数人来说,朋友圈是熟人社交媒体,大家对你是怎样的人都有一定的了解,你为自己打上的标签通常是被毫不留情撕下。

所以,在朋友圈遇上情商低的人喷你,你不如真胸怀一颗网红心吧,骂不还口,出来混,总得还的。

朋友圈里的一个赞,都代表天机,不可泄露,足以写成一本极度复杂深度的社会学专著。

于是我决定,我要在发完最后一条朋友圈后,关闭朋友圈这一功能。睡前,我编辑好了我最喜欢的一句话“only the lonely are free”,只有孤独的人才是自由的,发送,然后删除了朋友圈这一功能。

或许,有时候,关掉恍如天罗地网的朋友圈,不去看充满解构意义的美图,回归无聊的现实生活,也许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呢——

例如,在某个夜晚,你拿着瓶廉价啤酒,来到我面前,没有诗和远方,只有失落和咒骂,你会抱着我大哭一场,我也会轻轻拍你的背,说没关系以后会更好。

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告诉我,你要拍个照发朋友圈呢。

万万没想到。

不发朋友圈,竟然也要被骂。

吐沫星子乱喷,说什么“朋友圈越干净的男生,套路越深”。底下好多小女生评论,还艾特男朋友。

我要有这种蠢货女友,早特么分手了。

以后交朋友,必须要看对方的订阅号列表,如果满眼鸡汤号、洗脑文,就果断撤退。以免她三观歪的时候,砸到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无脑号者蠢。

说回朋友圈。

我就是那种,一年不发朋友圈,都无所谓的人。

因为我有病。懒癌无药可救期。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线下真实的日子。

不喜欢把生活端上桌,邀请大家围观、品尝,顺便再给个五星好评。

这叫套路深?这顶多是懒。

简直是锅东北大乱炖。

而你发出去的东西,一旦触了谁的敏感点,准炸一脸。

朋友圈里的人,跟你有各式各样的关系,对你有各式各样的期待。而每种定位期待,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发朋友圈前,要斟酌合不合适。

最后,干脆不发了。

更何况,朋友圈交情,对有些人来说,就像蜘蛛网缠身。

get不到它的狂欢,宁愿一个人孤单。

大学一定要谈场恋爱,不然会丧失爱的能力。

上班一定要学会喝酒,不然没法跟同事打成一片。

三十岁前一定要去西藏,不然人生不完整。

毫无逻辑的扯淡,却险恶地加上了恐吓。因为谁也不想成为后半句的人,大家便以为前半句是真理。

是不是,以后还会有人写:

走路先迈左脚的人,套路比较深?

好多小女生的智商,都被营销号给吞了。

之前还真有人问我:大学不谈恋爱,是不是不正常?

都要急哭了。

连这种妖言惑众的话都信,

你们是蠢呢?是蠢呢?还是蠢呢?

你在朋友圈展示的自我,无论多美好,无论多励志,在多数人眼里

是过眼云烟,是茶前饭后的闲谈,他们不关心你,即便点赞,也不代表他羡慕你或者喜欢你。

你精心包装出的美好生活,也极易破碎。

你发了删删了发的朋友圈,满足的永远是自己,而不是他人,满足过后是空虚,愿你早一点发现你的真实生活远比朋友圈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