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随笔专栏最美杭州深度游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2018-11-16  本文已影响105人  风静无痕

【孤山-西泠印社】

从[平湖秋月]出来,我们沿着孤山湖畔溜达,远山近水,辽阔的水域,凉凉爽爽,一湖清水,似乎荡涤了心中的愁丝,感觉敞亮了,脚步轻松了。我们来到一块'光华复旦'牌坊下,看到了中山公园,嗬,也是孤山的入口。我想起了诗人白居易写过“蓬莱在水中央”,于是决定爬一爬孤山。 门前有一对汉白玉狮子,是明代的遗物,左边的是雄师,右边是雌狮。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据记栽,公园建在清行宫遗址上。清行宫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地,康熙和乾隆都乐于南巡江南。南巡时康熙对西湖十景进行了钦定,乾隆对十景题了词。清行宫始建于康熙1705年。1727雍正皇帝改建成圣因寺。1751年乾隆在圣因寺西边又另建行宫。1861同治年间毁于兵乱,仅存遗址。清末又改造,成了大片的御花园。1927年为了纪念孙中山改称中山公园。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据记载,清行宫整体院落坐北朝南,南部为建筑院落,北部为依山后花园。现在仅存院墙墙基。一进门就看到了垂花门遗址,清朝时康熙乾隆常从垂花门进进出出 。接着是奏事殿遗址,是乾隆会见朝臣的宫殿。然后是楠木寝宫,是皇帝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可想见,这里曾经楼台亭榭,金碧辉煌,流水小桥,绿叶红花,达官显贵,姬妾莲步,侍女婀娜……可惜时今参天的大树下,只是几曲木栅走廊围住的石墩砖块土堆,哎。。沧桑的历史。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公园前厅末端,两个硕大的“孤山”红字赫然岩壁上,远远的正对着公园大门,据记载是宋人手迹。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沿石阶而上,又是个大平台,看到很多玻璃照着的遗址,这里曾是后花园的主体建筑,亭子,穿廊,戏台,梅花、兰花、桂花等各种名木名植,大部分只是遗址。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但是右边令我眼睛一亮,居高临下,看到大大的深谷,怪石嶙峋,参差错落,曲径生幽。底处一个亭,高处一个亭,一颗大树,耸入云霄,掩着亭子,枝叶倒垂下来,似乎想去吻金鱼。水潭于谷底深处,假山曲桥。桥下,金鱼游过来游过去。池水碧绿,白云和树静静地倒映在清水潭里,一群红红的鲤鱼过来,微波荡漾,树木和云彩变成了油画,显出鳞鳞笔痕。潭之岸乱石砌就,长满绿绿的草苔。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当然你第一眼看到的应该是对面翘檐山顶的亭子,但最负盛名的还是亭子的对联。正中上方是“西湖天下景”,两边是“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被称为连珠对,踩花格,为黄文中所题。倒读为 “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不但顺读倒读皆可,还可以循环反复读,如“水处明,山处秀,水山处处明秀,,晴时好,雨时奇,晴雨时时好奇”别有一番情趣。上联从空中落墨,写西湖常景,山明水秀,无处不美;下联从时间着笔,评西湖变化,晴好雨奇无时不佳。此处景点,最有看点就是这副对联了,已经广为流传,游人到处,每每流连驻足,反复吟咏无穷。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吟完对联,穿过清御花园,我们拾级爬山。台阶石板铺就,应该后世改建的。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一路上,满山满坡都是大树,超大的树,大半米宽的树,据记栽中山公园保留了原有的自然植被,植物共有166种,香樟树,木兰树,柏树、蔷薇、榆树、金缕梅、松树等。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这颗围一下,那颗抱一下,我心想着,终究哪几颗是康熙或是乾隆栽种的呢?说不定哪个阿哥爬上去玩过呢?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山顶平台,因为孤山仅仅只有35米高,一晃就到了。但是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参天大树早已高过了它。爬孤山登高望西湖,只能疏斜掠影而已,我本以为可看到气势磅礴的湖面,略有遗憾。成群的小鸟,跳跃于枝头间,我想若能变成一只小鸟就好,飞过树林,歇于高枝,俯瞰西湖。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我们走过平台拾级右下,还是高大的树,野趣茂密的植被,似乎走进了深山老林,有一种历史沧桑感。 路过了四照亭、万菊亭、团结亭、林因寺亭。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半山腰上看见了敬一书院,大门紧闭。我们向右绕过去,发现了书院背后的连体曲亭,旁边一片银杏树林,树树金黄,黄叶铺满地。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我们穿过亭廊,然后踏上间隔铺就的石板路,缓缓下坡,来到了环山路上,透过树荫西湖依稀可见,涛声隐约。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往西走了一阵,看到了中山纪念亭和中山林。随后看见了大片的草坪,右边大片的残荷,是北里湖。沿路还看到了陈英士革命烈士塑像,清雪名庐广场。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然后总算看到了西泠印社牌坊,我们欣欣然拾级而上,长长高高的石级路,茂密的大树遮掩,顶上高高耸立着一个拱门洞建筑, 细看原来是鹤庐,建于1923年,此为印社北门,石窟门,垒石而成。门楣上“湖山最胜”为康有为手书。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进得北门,左侧有个小龙泓洞,1922年夏超丁仁出资开凿,有很多名人的石刻。进去,脚下有个约几米的悬涯,涯下是个小潭。头顶上有栋建筑,檐下是个平台,白墙青瓦围墙,边上有很多绿植,面朝西湖是观景佳地。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低处,还有一个平台,一个四照亭悬在崖边,窗窗可见西湖,始建于宋初1924年重建,里面都是桌子凳子,读书写文是个好地方。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四照亭对面是文泉潭,我特别喜欢水潭,深绿嫩绿,枝枝叶叶,云里雾里,全倒映在水里,高耸的华严经塔,还有石刻一点不落的钻进了水深处,成群的红鲤鱼,穿过树林,爬上塔,好像还飞上了天,穿梭在云间……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旁边,有个古朴的草亭,称为“剔藓亭”,始建于1915年,取名来自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意寓印社社员常在四照亭边研究文字,边汲取天地灵秀的情景。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高处,华严经塔,1924建,为西泠印社标注性建筑,又名西林塔,共有十一层,每级中间雕有飞檐,檐角悬挂铃铛,上八层雕佛像,九十层刻有金农书《金刚经》底层刻有《华严经》及捐资者姓名。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远处,有个汉三老石室,据记栽,“汉三老石室,1922年建,内藏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及各代碑刻画像石,“汉三老碑”是浙江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被誉为浙东第一石,该碑记录了一位官员祖孙三代的名讳和祖父辈逝世的日子,全碑217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字价值。汉三老石室仿吴越国建筑,重檐攒尖顶,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1923年曾被盗卖海外,吴昌硕与印社同仁奔走呼吁,募款赎回收藏在此地。嗬。原来是间藏宝屋。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转角处,有栋吴昌硕纪念室,观乐楼。吴昌硕是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他是浙江安吉人,是清代秀才举人,自小喜欢书法篆刻。中年诗、书、画、印已誉满海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独创性的艺术大师。书法,笔力遒劲,气势雄健,突破陈规,独具风骨。他的篆刻广研众派,汲取精华,钝刀硬入,朴茂苍劲,前无古人,自成一派。门生弟子甚多,潘天寿、王一亭、沙孟海、陈师曾。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然后从东往下坡走了一会儿,看到了几间建筑,在展览西岭印社的过往的老照片 。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之后我们往右折返下坡,一颗颗大树,时时处处陪着我们。很快我们来到山脚的石坊处,对面还有一个木材藤架,顶上刻有“鸿雪径”三字,这三字出于苏东坡的诗“鸿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北面石壁上刻有“印藏”两字,还有个印泉。原自1918年39岁的李淑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时把自己印章之物龛封存于此,1963年秋打开此龛发现93方印章。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旁边还有石交亭和仰贤亭, 再往外走,发觉已经来到南大门,有几栋比较大的古建筑,印人印廊,一个莲池,池对中是“柏堂”,据记载始建于宋代,清1876年重建,现为印社社史厅。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我们走进了柏堂,看了介绍:西岭印社建于1904年,有浙派金石书画家丁仁、王褆、吴隐、叶铭等人于西泠桥畔结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历经百年,成为海内外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晌最广的金石篆刻专业艺术社团,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2009年成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出得柏堂已经下午四点半,门警催促关门了,因为有贵重文物,关门早一点的。我们匆匆走出月洞门。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沿着孤山路东走,孤山脚下依次是楼外楼,中山公园,文澜阁、浙江博物馆、浙江图书馆,、浙江西湖美术馆、白苏二公寺、鲁汛铜像,梅妻鹤子故事等等,似乎文物宝物都藏到孤山来了,各方来过孤山的名人,也都回到孤山来了。看来孤山人杰地灵,一方风水宝地。

最美杭州深度游(五)

孤山是一个美丽景点,可鸟瞰西湖,可踏雪赏梅。是个森林氧吧,可修心养性。是个风水宝地,皇帝相中过,各方名人青睐过,文人墨客更是钟情。是一个历史博物馆,珍藏着历史名人的光辉足迹,也是一本历史教科书。 游历完毕感觉:孤山是一个文化人文景观为主的公园。  西泠印社和清行宫遗址最有看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