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练笔: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16人  红泥火炉明明德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寓意着侯鸟还巢、辞旧迎新、继往开来。从汉朝起,春节担纲着我国民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角。历经岁月淘洗,春节文化背后的精神扎根于每颗土生土长的中国心。

        春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人们在节日里放爆竹、吃年夜饭、看春晚、贴春联、穿新衣、拜年、发领压岁钱……节日气氛从大街小巷开始,甚至点染了绿皮火车。无论是传统的游子归家,还是新兴的跨年旅行,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令世界惊叹。

        春节是对过去一年的致敬,对新的一年的向往。代表着人们总结现在,为未来奋斗的乐观精神。这种全民仪式感,为老百姓提供了生活的勇气和盼头。在亲友亲切的询问和充满祝福的期待中,人们满怀希望,开启了全新的一年。

        春节是中国人身心得以休息的契机。在一年的忙碌和劳累后,大家置办年货、洒扫庭院、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使一切压力带来的阴霾一扫而空。作为假日时间最长的节日,人们可以尽情地休息和娱乐,为来年的努力充足电。

        春节也是一次大型的聚会。从祖孙几代合家团圆,到青梅竹马、父老乡亲、同学死党一起荣归故里,再叙旧情。实实在在的礼物和红包、隆重的群体集合,寄托着中国人骨子里对情感的重视和对人际关系的热心。

        从过去到现在,变的是春节的习俗,不变的是溶于中国人骨血的家国情怀、团聚期盼和美好向往。在文化样态不断更新迭变中,中国人的文化归属、文化自信也逐步提升。在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福中,祖国的文化量能进一步扩充,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在感受着与祖国的同频共振。

        新的一年,我们的灵魂在新春佳节得到归宿与小憩,即将重新走向战场,砥砺前行。中国人,撸起袖子加油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