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梦红楼曲阜师范大学旧瓶装新酒

贾宝玉: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2018-02-28  本文已影响293人  小闲云
宝玉

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宝玉作了《访菊》和《种菊》两首。

今天我们来赏析《种菊》这首诗: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这首诗的题目是《种菊》,所以“携锄秋圃自移来”中的“移来”应该就是指“把秋菊苗移栽过来”。

关于“故故”二字,意思还是挺多的。

有“屡屡”、“常常”的意思,有“故意”、“特意”的意思,有“象声词”(比如“鸟鸣声”)的意思,也有表示“故姑”(是指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的意思。

黛玉的《菊梦》里“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一句中就有“故故”二字。

“故故”在那句话中是“屡屡”、“常常”的意思。

但在“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这句话中应该选择“特意”这个意思比较好。

(我)拿着锄头,带着自己移栽过来的秋菊苗到秋天的园圃中来,特意把这些秋菊苗栽种在篱笆边上和庭院前面。

篱笆边上和庭院前面都栽种满了秋菊,满庭的秋意。

只是这“秋意”自然不同于黛玉《秋窗风雨夕》中处处可见的“秋意”。

因为黛玉把很多意象前面都加上了一个“秋”字。

窗外有“秋院”、“秋花”、“秋草”,窗子也叫“秋窗”,窗内有“秋灯”、“秋梦”、“秋屏”……

自己又是被秋情萦绕。

她这“秋意”是缠绵萧瑟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围绕着她了,无论是窗外还是窗内,叫人焉得不伤悲?

她已经被它们彻底包围了,抬眼是“秋意”,闭眼是“秋梦”。

但宝玉的“秋意”或许在他眼里也主要指这些“秋菊”。

和满眼的“秋菊”在一起似乎也是和很多拥有高风亮节的人在一起,宝玉自然也是愿意的。

毕竟,他是不喜欢贾政总是叫他去接待“贾雨村之辈”的,那些人在他眼里不过是“禄蠹”罢了。

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你信仰什么,所以你选择什么。

也不一定非要迎合你不喜欢的人群。

就比如一个嗜书如命的人,他就觉得“读书是最低成本的,也是最高质量的社交”。

因为你读谁的书,就像把谁请进了你的家门在与他交谈,何乐而不为呢?

哪怕是已经故去多年的先贤前辈们,也仿佛近在咫尺,可以有机会产生心灵的碰撞。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不期”就是“不料”、“想不到”、“没有约定”的意思。

想不到昨天晚上下了一夜雨就成活了,今天对于它带着寒霜开放这件事情仍旧感到高兴。

倒有些“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

“下了一夜雨就成活了”和“带着寒霜开放”凸显出秋菊顽强的生命力。

木石前盟

正是因为有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对于生长环境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可以有傲骨去凌霜,而不是像娇柔的花儿那样经不起风吹雨打。

好养活,好生长,不易夭折。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在宝玉的《访菊》那首诗里就出现过“冷吟”二字。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冷吟”在这里还是“在冷风中闲吟”的意思。

“秋色”在这里主要是指“秋菊的颜色”。

“酹(lèi)”是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的意思,比如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样一句。

“寒香”本身就用来指一种“清冽的香气”,在这里应该指的就是“秋菊清冽的香气”。

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有一种酒叫“寒香酒”,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在冷风中闲吟上千首有关秋菊的诗,醉眼朦胧中用一杯酒在秋菊清冽的香气面前祭奠起誓。

“吟诗上千首”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吧,但如果真的有那么多的话,也只能说明宝玉对秋菊是赞美喜爱到极致的了。

而“在秋菊清冽的香气面前祭奠起誓”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

不过宝玉这个“痴公子”似乎做这种“起誓”和“祭奠”的事情是不少的。

关于起誓:

比如向林妹妹立誓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

比如向紫鹃保证他和林妹妹的关系:“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

他经常说一些“化灰”、“化烟”的话,这也是袭人不准他说的。

关于祭奠:

比如祭奠晴雯,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hú)”、“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致祭,还写作了《芙蓉女儿诔》。

祭奠金钏也很有仪式感,无论是找地方还是焚香祭奠都是经过挑选考虑的。

到底是个多情之人。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泉溉泥封”是“用泉水浇灌,用土封培”的一种种菊方法。

“井径”是指“田间的小路”。

经常保护爱惜自己用泉水浇灌和用土封培的秋菊,需要知道田间的小路是与世俗的尘埃隔绝的。

这让我想到了佛家的两首诗。

一首是《偈(jì)神季》: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还有一首是《偈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般认为《偈神季》是渐修,《偈慧能》是顿悟。

渐修是量的积累,顿悟是质变的过程。

而宝玉认为秋菊所在的地方是与世俗的尘埃隔绝的,但需要自己去经常保护爱惜它。

这应该是间于“时时勤拂拭”和“何处惹尘埃”之间的一种状态,或许也是他个人对于“出世”和“入世”之间选择的一种迷茫。

但人于浮世,除非真的六根清净,否则做不到完全的出世和完全的入世。

金玉良缘

至于宝玉让秋菊与世隔绝,应该还是认为这种清高的品性是超凡脱俗的,是不受世俗的污浊玷染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