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喜欢《美丽人生》
去电影院补了《美丽人生》的电影票,照着这种“修复热”发展下去,看来未来有希望集齐豆瓣电影排名前十的电影票了。
《美丽人生》目前豆瓣评分9.5,总排名第6,imdb评分8.6,总排名第22,都算得上高口碑。不过看上去似乎在国内比国外更加受欢迎一点,让人忍不住去思考(瞎猜)其中的原因。
喜剧片是我国观众非常喜欢的一种类型片,在票房排行榜的前列,喜剧片总是占有一席之地。当然,有票房不代表有口碑,但至少观影门槛会降低,人数自然就上去了。
经典一幕而两个网站的评分对人数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然一部只有一个人看过的电影,只要那个人打满分就能跳上榜首了。《美丽人生》在豆瓣有80万左右的打分人数,而imdb则大约是57.5万人。
在剧作方面,《美丽人生》也表现出高完成度。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大概就是伏笔的设置。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即圭多一家进入集中营之前,主创就埋下了许多或大或小的伏笔。
比如圭多的儿子在家的时候就不喜欢洗澡,进入集中营却正是因为逃避洗澡而救了自己一命。
圭多一家在创作过程中,会出现先构思后面的反转,然后再回到前面设置伏笔的情况。但如果伏笔设置得不好,就会比较生硬,或者被观众猜到是伏笔。
而“不洗澡”的梗就设置得比较自然,因为小孩子不爱洗澡是我们多数人存在的共识,所以不会觉得突兀,这样就会“放松警惕”,那么看到后面伏笔揭开时,也就更加震撼。
再看看题材,《美丽人生》讲的是二战期间集中营的故事,整体上用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做法其实有点危险,稍微把握不当,就会有“幸灾乐祸”之嫌,从而影响口碑。
梦幻开端保险一点的做法就是将矛头指向纳粹,通过嘲笑挖苦,或者滑稽笨拙的方式,表现希特勒和纳粹党的不堪。这种做法对中国观众来说应该相当熟悉,因为不少抗日剧都采用这一路数。
而《美丽人生》并没有走上这条路,反而将喜剧元素放在主角,也就是被害者身上,无疑又把难度加大了。
为了让观众喜欢上这部电影,就必须消除观众的“道德负担”,影片前半段的包袱,主要是插科打诨,以及为后面的剧情埋伏笔用,进入集中营后,则主要是以喜衬悲。
悲剧内核比如圭多自告奋勇去当翻译的段落,本是一个经典的喜剧场面设计,但是从德国军官口中说出的集中营戒条,却是触目惊心,虽然电影没有正面嘲笑纳粹,却没有减弱对他们的批判。
而圭多的滑稽行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恐惧,有着非常正面的动机。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的价值观足以令大多数中国观众所接受。
再者,虽然中国也经历了二战,但集中营位于欧洲,并且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时间和空间都与我们相隔较远,因此这种程度的玩笑对中国人来说,相对比较无伤大雅。
美丽谎言不过有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就是,犹太人本身是否接受呢?
确实有一些犹太人认为《美丽人生》太过温情,跟真实的苦难比起来相去甚远。
我们当然可以说,导演并不是要拍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追求史实的还原,而是想用一个父爱如山的故事,颂扬真善美。
不过如果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想,或多或少都能够理解他们的不满。尽管这种切肤之痛,是无法百分百感同身受的。
在看《地雷区》时,我们或许会同情那些战后受惩罚的德国兵,但在部分犹太人看来就未必能激起恻隐之心。
游戏胜利我们当然可以毫无负担地喜欢《美丽人生》,不过这种思考倒是给了我一个启示。
在大多数人都支持同一种观点的情况下,出现了支持相反观点的少数派时,我们大可不必急着去口诛笔伐,可以尝试用包容的心态让所有理性的观点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