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的思考

2022-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灿烂千阳_f2aa

课程:

10月20日


1、提问要有台阶,在一个同学回答的基础上继续回答。

2、老师对课程的逻辑要特别清楚,要对每个环节题目特别清楚。(×3)

今天这节课,之所以散,是因为自己的课程逻辑安排还是不够有梯度,不够有逻辑。

3、顺应学生的思维,要灵活处理。课程要随时有惊喜在等着孩子们。在课程上要再多多用功,多多琢磨课程的本质含义,课程的理解到位了。

10月21日


1、课前不复习,课前挑战单已经可以达到激活儿童脑海中已有经验的作用。课堂上的复习和激活,是一对多,可能有的孩子的已有经验激活了,有的孩子没有激活。课前挑战单是最有用最有力的方式帮助儿童找到问题所在,直接与儿童对话。

2、上课直接进行典型问题的探讨。文字应用问题首先要进行审题,遵循数学自身的逻辑一路狂奔,推动数学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并非实际应用。数学的实际应用性可能若干年以后才会看到。

量有多少,数有大小,式是一种关系。

在实际应用情景中关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哪几个量?再去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画图的方式,帮助儿童建构和发展,去沟通不同量之间的关系,清楚展示运算原理。图中有没有体现题目中的那几个量,再看图中有没有将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清楚地呈现。在此基础上用符号语言表示——就是列式的过程。方程的方式更直观地呈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算式的方式像一个黑匣子。这是对话所要达成的目标。

综合应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一道题多种玩法。

四舍五入是要精确到哪一位。

在学生思维的啃结的地方追问,不断地追问,在课程准备的时候清楚儿童的困难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在课程本身上多多用心。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操作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12月1日


1、数学在讨论各种关系视觉的关系——量化的关系——位置的关系。上课的时候背后的主要思想就是各种关系。从特殊到一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种关系更加地明晰。弧长是圆周的六分之一,圆心角与360°的关系是六分之一。这里就是在之后去关系的揭示埋下种子。在众多与之相关的重要量之间的关系要再向深处去想,抓住最根本的量去沟通。扇形的周长和面积仅仅和圆心角及半径有关系。推到一般,任意N°角时,又该如何度量扇形的面积呢?只要找到N°与圆心角的关系就找到了扇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

2、几何课程中和学生讨论图形语言的画法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漏洞才会呈现。符号语言这里可以直接带过,仅仅是为了方便沟通的人为规定。

3、数学要清清楚楚,要明明白白。没有任何含混的地方。

数学创造的条件:1、已有经验一定要被激活,不能用孩子不懂的观念去解决问题。要好好地考虑知识背后的观念,站在此刻的起点上,学生能做什么。2、聪明的老师要问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老师要有有价值的问题的推动。所以每节课要设计好陷阱,设计好问题。

几何课程是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先是对图形特征的描述,然后是对图形量的描述。

4、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同时用电脑编程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清晰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说白了,最后要达到的目的还是要让一节课有效果,孩子总该要学会点什么,总该要落下点什么。为什么要生气,不需要,听就好了,以后就知道怎么改了。

12月8日


1、内在观念的建构历程,先将知识的逻辑性梳理清楚。内在角度的把握: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把握关系的本质,逻辑自明性可以推理证明的。

原初自明性是没有办法证明的。

教材这样说会有什么问题,我们做出变动的原因是什么?虽然是基本事实,但我们可以和已有经验结合起来,没有经验可以结合操作活动来补充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什么要补充学生的已有经验?因为人就是活在经验中的,原初先民先聚焦与自己特别关系密切的活动,然后客观化,文字化,最后形成所谓的知识点。与我们的生存密切相关,相关到他本身就是自明的。我们处理的背后原因是和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去和小学进行相关的连接。点线面,小学教材是如何呈现的?我们的课程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只要四年级学习,一二年级学了吗?学了,那是如何学的,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教材是怎么处理的?我们是怎么处理的?一年级孩子先学的是立体图形,因为孩子满眼看过去都是立体图形,这就是教材处理的合理性,聚焦这些图形的某些特征,进行命名,我们的处理是立马用立体图形盖章,在盖章的过程中有了特别的面,对这些特别的面进行命名。从逻辑的角度讲应该是先有点,再有面,再有体,但我们的课程逻辑并非如此,这种浪漫其实都配套着是的物理性的测量,测量是小学几何的精确部分。如果涉及到小学的测量问题,教材中每次都会变成基本事实,但我们的处理却完全不同。

从逻辑自明性的角度来讲,我们会从计算的依据上来理解逻辑推理,发达地区的学校非常重视逻辑自明性,我们在追求每步都要讲理。但我们会有面目可憎的理科生的感觉,因为我们只会线性思维,会很无聊。逻辑推理的过程就是把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屏蔽掉,在字母和符号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进行形式逻辑,这样就会无趣。乔布斯与我们传统的理科生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的理科生只会从已知出发,得到一个早已包含在已知里的结论,并未创造新的东西,但人只能因为创造而变成最伟大的科学家。我们的逻辑推理没有创造,我们用逻辑推理在训练流水线工人,这样的工作机器人都可以代替,但有些人是在用自己的理性思维进行创造。我们需要揭示出的是内在的主观的,从观念建构的角度来梳理逻辑性,而并非客观的知识性。个圆,一个弦,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如何证明?这里面有逻辑推理,但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在里面。我们要从一个简单的问题作为起点,来提出问题,创造问题。可以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归纳,类比等等这些都会包括在里面。这才应该是逻辑自明性。

教材中也有大部分地方是该逻辑推理没有逻辑推理,当成了基本事实。这属于第一层次。

做题做的太多,没有从开发大脑的角度去思考。把容易考的点变成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要每次都有深度的思考,并进行有效的练习。

代数系统强化的是十进制系统,而对于其他更开放的系统的关注是严重不足的。

胡塞尔认为原初自明性并非确定不变。靠先验想象的方法可以找到原初自明性。但没有办法证明一个确定不变的东西。但与原初先民的生活密切相连这种自明性是不言而欲的,找到了的话,就像找到了一个观念的种子,这一粒种子,在历史中,在人的一步一步成长中,会发生变化,但从种子到大树,这里面会有确定的同一性在里面的,这中同一性的变化是何以可能的。胡塞尔没有过多探讨逻辑自明性。我们的任务是找到这颗种子,在这个过程中这颗种子是如何变成参天大树的。教育是人与人面对面,要不断达成临时性共识,这些临时性共识会在岁月中一步一步长成参天大树。

猜想从何而来,猜想从几何直观而来。

我们生活在语言之中,语言会捏塑我们,但人没有那么被动,我们一方面会被语言捏塑,另一方面会创造语言。欧洲人的推理是一套客观的形式逻辑,客观的形式逻辑会影响到所有人,所以数学问题在世界各地都会成为人类的共同语言,因为他普遍有效。普遍有效的形式逻辑在推理的过程中不能产生新东西,不会有创造。人类不满足于像机器人一样去推理,人类的创造性体现在哪里?如果过度强调形式逻辑,这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思维很僵化。问题就出在没有在意义逻辑,只有人才会讲意义,这会构成人的内在动力机制。对于小孩子而言好玩就会有意义,随着年级的增长,好玩就意味着创造和探索,在不确定性中不断地创造。如果孩子从小的学习是线性的,非创造性的,那么孩子就不可能有创造性。这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设计课程的时候要让孩子从形式逻辑变成意义逻辑。胡塞尔讲的全都是意识主体,他不谈外在的客观逻辑,胡塞尔的逻辑自明性与形式逻辑毫无关系。我们的教育不可能先于经验,而是在经验之中的。那么教育的起点是什么呢?只能是儿童的已有经验。要让学生的已有经验成为他最有力的思想武器。教材的改革是偏外在的,一定要回到学生的已有经验上。初一的几何并非操作性的几何,儿童已经可以进行形式运算,我们进了初中是直接可以进行欧式几何的思想。逻辑推理的起点就是基本事实,基本事实并非外在的,基本事实就来自于孩子的已有经验,如果在我们的系统内会有一系列的操作。假设孩子没有在我们的系统内,我们再设计一系列操作性活动。在非常丰富地操作性活动的基础上得到基本事实,这个归纳是创造性的归纳,客观中没有,但是在丰富的生活世界之中看到无数的事物之后,进入大脑之中有限的长短就会变得无限……这样就会变成观念,这就是创造性的思维。没有人能无中生有,我们会进行创造性的归纳,会洞察事物的本质。我们把创造性归纳的过程就叫做原初意义,原初自明性。公理本身没有自明性,要将其还原到孩子的经验世界,生活世界中,孩子才会具备原初意义或原初自明性。虽然没有推理,但他如此的可靠。这是公理化系统的起点,有了这些基本事实,在面对各种图形的时候,我们在面对这些现象的时候就有可能提出问题,就有可能具有猜想,一个猜想就是一个命题,这个命题是真是假,就要想办法去证明。证明其为假只要举一个反例就性,若证明为真就会形成一个定理,逆向思维,同时猜想之前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就会形成新的定理。这样就会将基本事实增多,我们在应用定理,公理,再去观察现象时就会提出新的命题。这个过程就会体现出原初的自明性或逻辑的自明性。

每一个新问题的探索都会有原初自明性和逻辑自明性的探索。

胡塞尔将原初自明性理解成某个确定的东西,但我们不认为原初自明性就会确定不变,也不能确保原初自明性在传承的过程中会确定不变,因为它是靠语言传播的。我们的原初自明性和胡塞尔所理解的不一样。相对于欧式几何而言,整个小学阶段的几何都是原初自明性阶段,都是和生活实际相关的。在欧式几何中一切都是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这个时候已经不属于原初自明性。我们的学习并非在初一就将所有的原初自明性都学到,会逐步进入。比如我们在学习圆的时候可能就不需要揭示圆的原初自明性,而是直接进入逻辑自明性。若孩子关于圆的原初自明性不清楚,就需要补充相关的经验,才能让这个观念在儿童脑海中是活的。前欧式几何都是在丰富欧式几何的经验,所有的都在揭示的是偏原初自明性的东西。没有经验的线性积累可以变成欧式几何,并非线性的关系,有的时候改变历史的是有洞察力的人。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仅仅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可能性的出现充满了偶然性。

12月15日


1、清晰度不够,对观念本身的通透性的领会。统计思想本身的渗透,每一步能否用最准确的语言描述,每一步能否省掉。提出问题(问题与目的不同)——设计方案(与代数几何问题不一样,统计问题要展开调查,所以要有方案:设计问卷,确定方法,抽样调查……)——展开调查并收集数据(调查有调查的方法,收集有收集的方法)——处理数据( 画统计表,统计图  )——分析数据(从数据中你能看到什么)——做决策(做决策)——评估决策(是否合理,要结合目标和实际情景综合判断,在综合判断的基础上才能有评估。)

完全不同与代数和几何的方法。

在处理数据的时候会涉及到统计图。数的特点是准确,形的特点是形象。数缺形时难准确,形缺数时难入微。如果涉及到的数据非常大,非常多呢?统计表的特点是准确,统计表的缺点是不直观。树状图——的特点是直观,但缺点是不够准确。要准确只需要看具体的数字;折线图——直观的反应变化趋势,变化趋势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那么这里横轴和纵轴就要清晰表示。一个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在描述“占比”的问题,老师应该追问,占比是从哪里来的?仅仅有百分数能画出圆心角吗?

在基本的逻辑和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

12月29日


1、工作不能做得太细,孩子得思维发展没有标准答案,孩子的发展其实是跳跃性的。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要将孩子们带到有趣好玩的事情中,在若干次的好玩之后,他的思维品质和学习状态才会产生变化。我们没有办法在前面点燃他,激发他,不要盯着较弱的学生。比较弱的孩子不是补课可以补起来的。提前补,平时关注是要帮助儿童建立较好的关系。在给他一对一补的时候能够看到他的闪光点,发现他的优点,让他重拾信心。补课是最蠢的手段,我们只是在假借补课的名义,去点亮他。我们可以看得再远一点,心胸再开阔点。补了就忘,补了就忘,我们是教不明白的。我们可以用更多的其他的方式与他互动。

2、针对爱出错的点进行讨论。再次基础上引导学生制作总复习的脑图。a、写观念过程。b、制作创造,说说二级分支,哪些点容易出错,让学生自己编题,每个点的位置有没有新的想法。经过我们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沉溺于创造。

3、毕业班的复习小学阶段要注重整体知识框架的梳理,让学生利用小论文的方式多写,多去创造。初三的学生要面对应考,要让学生多讲。

班级氛围:

1、语言干净,不急不慌。学生要训练有素,是的,专注地做自己,如果不喜欢,那就离开,那就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待着。

2、发言之前要举手,孩子之间不同的想法要对话,聚焦问题展开对话,对课堂规则的聚焦要足够,自始至终要贯彻课堂原则,没有举手不要发言。课堂上不要溢出去,不要溢出观点来讨论。

幸福是什么?

表达的欲望。

幸福完整?

这学期第一次开始考虑这样的话题。

幸福:我是在经历过极其的痛苦之后了吗?死刑犯的快乐我能理解吗?

有福就有德,我非常认同,非常认同。

自由心自由意志的目标就是至高善,在追求最高善的时候你的幸福和你的德性之间有什么关系。

关于生命的哲学,就是在整理自己的房子,这学期我开始思考如何整理自己的房子。

在向善的时候如何获得幸福?康德说我们自己解决不了,因为人是有限的。

道德,人性,使命,价值,意义……

本能无法割舍:生存;

情感层面:(被认可,成功,被理解,帮助他人,照顾他人,闺蜜……)这样你迅速就会遭遇问题,这个关系可以连接彼此,这个关系也会捆绑彼此,控制彼此,会消耗,会内耗;如何处理这样的关系?

逻辑理性:利用理性和思维重新建立规则,在这个层面也会遭遇很多问题。当你利用理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幸福快乐。但理性是中性词,并非理性越发达就会越幸福。这个时候就会遇到存在问题,价值的问题。

道德层面:康德、孔子、孟子会给予我们很多启发。仁心,自由心,自我抉择……我们选择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是有光的,这样的人就一定意味着是快乐的。当我们对自己要求高的时候就会忘记德性是自己的问题,德性的问题是不能捆绑别人。越是德性高尚的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就越谦卑,他在寻找点燃和被点燃的契机,但能否被点燃其实在那个被点燃的人。道德层面就是要点燃别人吗?恕与爱。

这学期会在教室里问孩子你是快乐的,但你幸福吗?我们活在那个层次上就会有哪个层次的幸福,就会有哪个层次的痛苦。哪个层次的幸福与痛苦。

完整?

要完整最底层的需求无法割舍,不提也心中很不快乐。不提建议就要让自己幸福快乐。

在情绪情感层面:教师——如果你遇到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不能有时间沉溺在关系当中,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要靠自己。教师的情绪校长不会帮助你,因为你已经是成人,解决问题主要要靠你。但如果有些还没有长大的老师呢?是不是应该招收老师吗?

我判断自己幸福,就是看自己的心是否平静,是否开心快乐,我还是在情绪上判断自己是否幸福。

学生的情绪要接纳,一定要让孩子们的生活有节奏。让自己的课堂有节奏。家宝的感受应该就是没有节奏感,就是生命一直在下沉。学校课程的丰富性没有带给孩子足够的带动性。乐器晨诵应该也应该有节奏。最动听的音乐唤醒每一个清晨。今天晚上就带给一首优美的吉他乐曲。

孩子的幸福感从哪里来?所有的课程要和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高度地契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