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袁隆平。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d9ce14d4f2fc3f95.jpg)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1
今天本来想写景甜和张继科分手的事情的,但突然看到了一个两天前的新闻:袁隆平种植海水稻,开耕盐碱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e3bcfc76e63a412c.jpg)
心血来潮之下,我就想要写一写袁老的功绩,但在搜找资料时,我却茫然发现,最近的关于袁老种植海水稻的文章只有不到十篇,在这仅有的几篇中,还有一大半是官方媒体的官方通报。
而最近两天的十万加爆文的内容都是:林志玲结婚、景甜分手......
说起来,挺让人感觉荒唐的,高考的两天里,发生了四件新闻:
林志玲宣布结婚的当天,国家颁发了5G牌照。
景甜分手的前一天,88岁的袁隆平表示要继续自己的科研事业。
怎么看,刷屏的都应该是可以指导高考学子未来方向的5G和袁隆平。可事实上呢?
林志玲结婚当天,微博热度高达七千万,新浪服务器瘫痪十分钟;景甜分手当天,公众号三小时出现三十篇十万加爆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34fe3056972b2d35.jpg)
在满屏的娱乐新闻中,我不知道这些高考学子们还会不会出现像袁老那样固执的“傻子”。
我只知道,这种荒唐情景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
2
1978年,陈景润完成了自己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推理。
有人写文章赞誉他: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就是全世界离那颗明珠最近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9b6fd70b89e66d8c.jpg)
从那时开始,陈景润每天都能收到上千封来信,从小学生的数学问题到小姑娘的羞涩情书。陈景润家附近的麻袋都被他买的涨了价。
那时候,中国最火的一本书叫《十万个为什么》,人们彻夜在书店门口排队。
所有的孩子都翻着这本书,畅想着自己的科学家梦想和航天员梦想。
1996年,陈景润逝世。
1999年,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为纪念他,将7681号小行星更名为“陈景润星”。
2011年,唱片公司为犒劳杨丞琳,送上以其英文名“Rainie”命名的小行星。
后来,粉丝为《快乐男声》出道的华晨宇,买下星星,命名“chenyu hua”。
再后来,王俊凯十八岁生日,粉丝筹款为其购买十八颗星球,在星空中排出“WJK”三个字母。
在其周围,陈景润星、杨振宁星、袁隆平星,星光暗淡。
科学家们探索出的宇宙,早已成为被粉丝重金送给偶像的礼物。
2013年,一个小型拍卖会上,陈景润最后的手书信件,以100元价格起拍,无人加价。
买家用100元拍下后,参加朋友家宴时展示,席上年轻人不屑一顾,“以为是地摊捡来的破烂”。
“你们知道陈景润吗?”
年轻人指了指电视,“我们只知陈奕迅。”
2019年,王源因在禁烟场所吸烟而被官媒警告,从而道歉。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ef35fd017ffa3e2b.jpg)
有人维护他,说成年人吸烟又不是犯罪,为什么揪着不放?
王源抽剩的烟头被人标价30万出售。
微博评论中,私信中,无数女孩前赴后继的为自己的偶像献上祝福与表白。
这一年,微博最火的博主是星座爱情博主,无数孩子捧着手机说着自己这几天水逆,发的抖音都没人点赞。
3
今天这篇推文,肯定有人说我标题党。
确实,我不否认,是很标题党。
但作为一个新媒体的从业人员,我很清楚,不用这个标题,90%的人都不会点进来看。
在这个追求刺激的年代,我写一篇《中国科学要完》,可能最多只有几百个人看到,然后消失在刷屏的娱乐新闻中。
但同时,这也不是标题党。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中,袁隆平这种专心科研的老人早已过时。
没人再会排队买书,优衣库和AJ的门口倒是挤满了抢购衣服和鞋子的潮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978f806cd1cf203b.gif)
2003年发起的20世纪十大偶像评选中,只剩钱学森一人是科学家。
孩子们也不再在作文中,说将来想当科学家。
在这个时代的《我的理想》中,少女畅想着与鹿晗、杨洋或者吴亦凡从相识到结婚的美好未来;男孩们畅想着修真练武,称霸世界。
2014年,西安针对青少年的调查显示,超52%被调查者未来有明星梦,想当科学家的只剩13%。
2018年,宿迁两名12岁女孩携手离家,留下一封信“爸爸妈妈,我要去北京当练习生了!等我火了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看到了吗?我们是要和袁老永别了,不止是袁老,钱学森、钱三强、陈景润、华罗庚、杨振宁......都要和我们永别了。
我也不确定今天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用,可能什么也改变不了,还会被明星的粉丝们臭骂一顿。
但我总觉得,越是在这种黑暗的时刻,越是需要有人点一盏灯,这灯可以微弱,也可以暗淡,但一定不能让它熄灭!
只有有这盏灯,那就总能吸引来愿意传播火炬的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们写的一篇篇文章,点的一个个在看,转发出的一次次呼喊,都是在向这个世界散发出一个信息:若没有光明,我愿化身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