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关系里,最怕的就是这四个字
H第101次对男友提了分手,和前面100次一样,她不是真想分手。她以为,男友也会和前100次一样,一直道歉一直哄她到和好。
可这一次不一样了。
男友,不,前男友回应H分手的只有一个“好”字,之后就消失了。两个人三天没有联系后,H慌了,给他发微信,不回;打电话,不接。
H到他家里去找他,痛哭流涕,他只是默默地递给H一盒纸巾,自己出去了。
经过了一个月,H各种方法都试遍了,他依然不为所动,H绝望了,割腕,发照片威胁他。
他给H的父母打了电话,自己依然没有出现。
H彻底绝望了,相信这次他真的离开了。
可是H怎么也无法面对现实,过去那么包容她,无论自己怎样发脾气,怎样使性子,都由着自己的人,怎么突然会变得这样狠心?
早上醒来,洗漱间里再也没有他挤好的牙膏;在办公室里受了气,再也没了人肉出气筒;现在她无论心里有多大火也只能自己摔杯子,因为再也没了人陪着笑脸一直哄她。
地铁里有人不小心撞到了H,H一下子失声痛哭起来,声音震惊了整个车厢。
H像极了《失恋33天》里的黄小仙,而我也想起陆然拒绝与她复合时候说的话:“我们两个不是一不小心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你仔细想想,我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每一次吵架你都要把话给说绝了,一个脏字不带,杀伤力足以让我撞墙一了百了,吵完以后你舒服了,你想过我的感受吗?我每次都像狗一样地腆着脸,去找一个台阶下,你每一次都是趾高气昂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你每一次都是高高在上!我要站在底下仰视你,我仰视够了。”
从这些话里,不难看出陆然和H的前男友,为什么过去对女友无限包容,分手后却如此决绝。
是因为过度忍让,这四个字真的是感情的慢性杀手。
忍让是基于爱,可是忍让过度,就意味着不平等,而不平等的感情,怎么可能长久?
总听到有过来人劝闹矛盾的小两口:”两个人过日子,包容很重要“;“做男人,要让着女人”;“没多大点事,忍忍吧”……
忍让本是一种怜惜和包容,可一味忍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过度忍让,就像感情伤痛里的吗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时候,只有来一针吗啡,缓解一下疼痛。
药效过了,问题还在,疼痛依旧。长期使用,还形成依赖性。
而一旦依赖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有毒的。人不可能一直对问题视为不见,忍让的负面情绪积压多了,有一天就会如火山爆发,感情无法修复。
爱情里,一味忍让、无原则妥协是个人在关系中没有边界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讲,人与人的交往,存在一个舒适的距离,我们把它称之为人际距离(personalspace)。
这个距离,其实就个人边界,是保证任何感情良性发展的基础。
一种没有边界感的人,爱越界,得寸进尺;另一种没有边界感的人,不设藩篱,只知道后退,直到某一天受不了了爆发。
亲密关系里尤其容易越界。而这对关系里,如果有一个索取者,往往就对应有一个给予者,这种关系才得以平衡。
总是给予的一方,对于对方的要求基本全盘接受,他们不是不能感受到一些要求是过分的,他们只是没有去想该如何拒绝,就放开了自我边界。
他们内心抱有不合理的期许,认为我对你好,忍让你包容你,你也会看到我的好,而加倍对我好。
却往往,对方习以为常,对他的付出不屑一顾。
这种关系的实质,是大人和孩子的游戏。爱情里的索取者像个孩子,给予者像大人一样,对她有求必应。而宠溺坏了的孩子,总有一天会让大人失望,这时候,关系就失衡了。
而其实,面对一个自己心爱的人,面对她梨花带雨,要区分包容和纵容,要做到建立边界,是很难的。
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男生,一再忍受女朋友的作,直到忍无可忍。
怎么样让建立边界这件事,具有简单可操作性呢?
首先,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很重要,理解了自己没有义务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时,他就已经具备了建立边界的基本认知。
放下一些没必要的自责,在感情里,索取者可能会有许多过分的要求,而给予的一方,给不了或者不愿意给的时候,内心会不由自主地自责。
而其实,在关系里感到不舒服时,需要及时提出来。
其次,一段关系里的边界,是随着两个人关系的发展和具体情况,不断调整的。
两个人从陌生到亲密,关系越来越近,互相融入对方的生活,很容易界限越来越模糊。
最初迟到都要解释一番的人,到后来可能连翻看对方手机都不需要打招呼了。
这时候,爱情里的索取者容易不自觉地越界:你爱我就应该这样做,你那样做就是不爱我。
应对此类“硬性要求”,是不可以全盘接受的,不然,偶尔的一次做不到,将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最后,两个人要多沟通。
过度忍让、没有边界,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沟通。
索取者不停地要,给予者无论给不给得了,都硬着头皮给,直到实在受不了。
此类感情像堤坝下逐渐因侵蚀而拓宽的裂缝,而我们看见的,只是它崩溃的那个瞬间。
如果在这个堤坝每次出现裂缝的时候,我们能即使修补,就不容易出现崩坍的那天了。
修补的办法,就是沟通。
感情里的两个人,都要自我成长。
不自觉爱索取的一方,要多需要分析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让自己过于依赖对方,让对方负责自己的情绪和生活?
总是给予的一方,也要问问自己,这样做,是害怕失去,还是真的为了对方需要。
但愿每个人都能通过完善自我,建立起清晰的边界,不过度索取,不自怜自艾,不过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