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时间,让你事半功倍
这是一本有关时间管理的书,也许是一本好书,但不是我特别喜欢的书,也许是因为这种风格和题材未曾读过。
如果想要很好地理解这本书,在阅读之前,不要有任何的预期和猜想,不然你会觉得它与你想象的出入太大,从而影响你继续往下阅读,然后放弃深度阅读,更深层次地去理解这本书传递的思想。
阅读此书,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译者虽能完整地翻译原著的意思,但是在精髓的处理上,就未能翻译到位(作为一个对语言要求细致的人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语言翻译上,字里行间还是会带着原文化的因素在里面,在阅读时就会感觉行文不够通顺,前后句衔接也不够缜密,容易让人产生歧义。
作者在序言部分提到了,他也曾读过不少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但是读得越多,就觉得内容越千篇一律。读了这些作品以后 ,还是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毕竟经验是人家的,拿来也只是参考,最终能不能通过实践变成适合你的东西,这个过程就要不断地验证和考究,所以大相径庭的东西,读得差不多就行,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诀窍。
作者在首章提到了传统手账的缺点,个人来讲就不大喜欢用手账去记录工作日程,一个跟工作职业有关系,另外一个是确实没有那么多的备忘要列在本子上,通常我都是将用过的A4纸对半裁开,各用长尾夹固定好。一半用来记录当天或未来一周内需要完成的一些琐碎事情,这些事项每做完一项就马上划掉,虽然方法不是那么高效,但是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小事被遗忘;而另一半的A4纸则用来当作重要事情或重要活动的草稿纸,这些重要事项涉及的东西很多,需要用整张纸来列出具体的工作内容,然后一一对应完成,完成这些工作的时间跨度可能要几天甚至一周以上,所以要一直保留,直至所有涉及事项都准备完毕,并将相关资料正式整理归档,才将草稿的内容丢掉。
个人觉得利用二次打印纸来跟进处理工作进度的事情,会比精美的手账要好。原因其一,针对琐事而言,一般都是最近几天要完成的,所以就算记在手账上,也是一个瞬间的事,处理完了,就要在上面划掉当作完成的标记,而如果所有的琐碎事情都记录在上面,然后又全部完成了,就要把这些内容一一划掉,这样子反而影响手账的美观;而对于重要的事情,记录在手账上又显得不大重视,一般都会用电子版和纸质版作双重备份的,查找起来就可以两个版本一一对应,而在手账上既不够位置记录,又不方便查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手账记录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而我们还会不会再去翻看呢?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用了比较大的篇幅去讲述:大多数的公务,能先用书面表达的,会比电话沟通好。 原因有三:
1、经过认真编辑的书面表达比即时的电话沟通要清楚、详尽、
2、时间上来说,接受纸质的内容比听觉接收的讯息要快
3、避免电话沟通在进入正式话题之前的寒暄客套话 但是作者也提到了,在工作交流当中,书面沟通和口头交流同样需要平衡。
对这本书的期望,我是希望它能回答这几个问题:
1、如何在忙碌中挤出碎片化时间
2、轻、重、缓、急,怎么判断事情的性质
3、计划内的事情,插入了计划外的事情,如何解决
通读全书,虽然没有很好地回答我这几个问题,但作者在每一章的小结和个人分享的失败案例中,我获得了新的想法。
以下几个观点或许对你们会有帮助。
工作推进五原则
原则1:确保不中断的时间段,连续完成一系列的工作。
原则2:工作要在发生的当下处理,避免过后遗忘。
原则3:以拙速为宗旨。一项工作做到80%,就先处理其他工作。
原则4:事情做到某种程度,就要有意识地让其“休息”。
原则5:先处理完所需时间不确定的工作。
备用日
一些重要事件,作者提议必须设定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去完成,包括论文、写书、考试等。也就是说要完成这些事情,你要给自己制定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除开这三个月,再多安排一段时间,另外安排的这段时间,我们就称为备用日。备用日是为了应对在需要不能中断的工作周期里,能够专心做好最重要的事情,还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去处理这个阶段内同时需要跟进的其他较为重要的事情。按作者的意思来说,写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但在这三个月内,同时安插了其他的会议和讲座,因此,需要备用日来为这些事情做额外的准备。假设现在是一月份,如果没有例外,出书工作将在三月底完成,可是计划总会有变化的,为了应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就必须留出备用日,让自己能够把出书这件重要的事情完成,因此,出书的最后完成阶段可以延后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以后。在一月份到三月底之间,前一阶段,必须完成出书的大部分工作,保证这个任务大致能够完成。然后趁三月底还没结束之前,可以安排其他的工作,暂时把出书的事情放一旁“酝酿”。待其他工作也告一段落后,回过头来,再次精力集中在出书上,继续完善前一段工作还没做好以及需要进一步做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