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心得│經濟可以理性預測,行為卻因人而異
行為經濟學:以人為本的經濟學
本週5分鐘商學院的5個概念來自於行為經濟學,要正確的認識一個領域,首要的是知道其準確的定義,維基百科中我自己翻譯英文後的定義是:
行為經濟學(英語:Behavioral economics),及其子學科行為金融學,研究心理、社會、認知與情感等因素,是如何影響個人及團體的經濟決策、市場價格、市場回報以及資源分配。雖然這個領域不小,但更常的應用是.理解在不同環境且眾多變因下,心理、社會、認知與情感因素是如何影響人的各種行為。
看完定義後,我認為這個領域對個人重要的應該是,理解行為背後的因素,降低非理性的判斷,改善行為的偏誤。在快思慢想中提到,人有兩種思考模式,系統一,反射性的直覺思考;系統二,按部就班分析的理性思考,一般情況大腦為了“偷懶”(降低耗能),會選擇系統一,下意識提供你直覺的執行方案,然而這些方案並不永遠是最佳解。錯誤的判斷在商業世界中後果更嚴峻,因此,了解行為經濟學,幫助自己降低系統一可能的偏誤,盡量以系統二思考,才能避免下錯的經濟決策。
這樣看起來,本週的五個概念主要講述的是心理因素與情感因素,但這對我來說是不太夠的,降低行為偏誤與思考偏誤是做好決策的基石,因此我在網路上找了兩本書籍,想要進一步加強思維的進步,我把推薦書籍放在文末,有興趣可以一起討論。
為了學習的透徹,下面我試著把這五個概念用自己的話詮釋,加深記憶。
結果偏誤:結果正確,不意味方法的正確。
評價一件事的好壞,不能根據其最終結果來評斷方法的正確,想要確認方法與結果是否為因果,可以先從結果歸納出原因,再從原因推導一次,是否能真的推衍出結果。
適應性偏見:習慣成自然
我們對物質上適應性很強,無論是好的或壞的,時間一長就會失去這件事對自己的感官反應。這種偏見會有兩個延伸想法
-
以個人角度,當事情的改變時,我們會高估事情在一段時間後對自己的影響,導致當下的選擇錯誤,因此下決定的時候要理性評估實際效用。
-
以企業角度,當服務內容不變,人們就會習以為常,降低對你的評價,為了打破這種情況,可以提供a. 階段性的獎勵替代一次性獎勵 b. 變動獎賞取代固定獎賞 c. 幫用戶之間樹立比較,建立因對比而產生的幸福感。
概率偏見:啟發式認知偏差
專欄上說,對一件事發生的機率有兩種,一個是我們自己直覺認為的機率(心理概率),另一個與客觀計算下的機率,當這兩個不相符時,就會造成概率偏見。然而看完偏見來自的這三個原因代表性偏差、可得性偏差、錨定效應,我查到其實應該是啟髮式認知偏差。
啟髮式認知偏差即啟髮式偏差,是指人往往依據“經驗法則”來進行決策,依賴“啟發法”做出的決策帶有不確定性,只能說可能是正確的結論,但如果所遺漏的因素和現象很重要,那麼信息的缺損就會導致產生判斷與估計上的嚴重偏差。
-
代表性偏差,也就是以偏概全,是指以少數的例子或特殊的情形,強行概括整體,例如:電視上看到玩遊戲的人會傷害別人,就以為所有玩遊戲的人都會(這裡其實除了取樣偏誤,前提就錯了)
-
可得性偏差,用容易想到的事情來判斷決策。然而容易想到不代表資訊足夠或正確,導致判斷的偏差,例如:有人問你當地什麼最好吃,你提供的答案不一定是客觀上最好吃的,也不一定事你吃過最好吃的,最有可能是你當下能想到的那幾個餐廳中其中一個。
-
錨定效應,也就是先入為主,你會用先看到的人、事、物來評斷後來者好壞,例如你第一次進某家飯店時接待你的工作人員非常友善,你就會覺得這裡的服務品質一定很好。
凡勃倫效應:不買最好,只買最貴
有些人買東西習慣選擇較貴的商品,他們覺得價格越高,質量越好。而當價格降低時,即使原料、作工都沒有改變,這些人也會覺得該商品品質變低而不願意購買了。這樣的消費者,買東西其實不是為了獲得物質上的享受,而是為了心理上的滿足。隨著我們獲得的金錢越來越多,我們對生活也從基本的酒足飯飽轉換成品味的追求,願意拿出更多錢換取高、大、上的生活。
總結
5分鐘商學院的目的是把複雜的概念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給我們理解,對我來說比較像是一個個的大門,告訴我商學院的重點、知識範疇、以及可以繼續延深的主題,如果說要我說行為經濟學有什麼用?我會說
幫助我在理性下做出更好的決策
劉潤老師今天幫商學院下個slogan很棒,也在最後分享給大家
充電5分鐘,理性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