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着许多美丽传说的古老美玉,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2019-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璨玞堂

南阳城北两公里处,平坦原野上,一山兀然隆起,不与任何山脉牵连,故称独山。它为东北西南走向,海拔367.8米,面积大约有4平方公里。它山体浑圆,白河从山南侧流过。从表面看,它孤独单调,没有拔地而起的高峻,没有层峦叠嶂的险峻,但独山如璞内蕴美玉,如光华内敛的美人,反令人生向往之心。

独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脚下村民传说,盘古在桐柏山开天,女娲在不周山补天,他们用的七彩石斧,都来自独山。

独玉,是世界上已知独一无二的蚀变斜长岩玉石(经过高温高压变质之后的岩石叫蚀变),矿物组成的多样性,形成了独山玉色的斑斓。它的利用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夏商,盛于汉唐,精于明清,粹于当今。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美玉是和氏璧。器形最大的美玉,是渎山大玉海。这两者,都和独玉有干系。

《韩非子》记载,战国时,荆山之子卞和以付出两只脚的代价,让和氏璧被楚王所珍,并为后世豪强追捧。秦以15城之诺想得到和氏璧,蔺相如以玉碎人亡的必死之心完璧归赵,但秦王仍一举灭赵,得和氏璧归,从秦王开始和氏璧传给了后世100多位帝王,历时1600多年。“围绕着和氏璧的故事,并非传奇文学,全部是信仰支配下的历史叙事,跟文明的核心价值有关。”著名学者叶舒宪评价。

据唐代杜光庭《录异志》记载,“和氏璧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在今襄阳南漳一带荆山中得到的,很大可能是独玉,独玉是碧白兼有,多色共生。荆山之麓是襄阳,向北不远即南阳,穿南阳而过的白河在襄阳城南汇入汉水。

据唐代杜光庭《录异志》记载,“和氏璧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在今襄阳南漳一带荆山中得到的,很大可能是独玉,独玉是碧白兼有,多色共生。荆山之麓是襄阳,向北不远即南阳,穿南阳而过的白河在襄阳城南汇入汉水。

宝玉石专家李劲松、江富建等人都支持这种说法。他们还认为,卞和很可能是南阳镇平人。江富建告诉记者:“南阳是楚重镇,镇平是楚邑,卞和是楚人,居此有可能。

卞和识玉,镇平多识玉者。镇平历史上曾有‘骑帝山上多金山下多玉’的记载。从地理位置上看,独山与楚山、荆山地理位置较近。卞和姓卞,玉名和氏璧,镇平现在还有卞庄、和营两个自然村。”

“独玉被帝王作为治传国玉玺之玉,这是给予它的极高礼遇。因为传国玉玺,一直是中国王权的象征。”

更多和田玉相关专业知识及鉴别请联系我们,璨玞堂每周都会免费为玉友提供和田玉鉴别和鉴赏活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