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书感悟3
原生家庭,是最近这些年来,比较火的话题。
因为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过去,我们总是把“原生家庭有罪论”摆在嘴边,好像造成自己所有不幸的原因,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
殊不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自面对这个不可能避开的影响。
这就是通过读书,来打破自己固有的认知界限的重要性。
因为我们的很多“信仰”,多半来自于童年或者自身成长背景。
当然了,让自己走出固有舒适圈,让孩子接受更具挑战的事物,接触更为广阔的世界,避免父母和原生家庭教育的局限性尤为重要。
这本《少有人走的路》,我读的非常慢,因为书中有太多的段落和句子与我产生了高度的共鸣。
因为,我也超级喜欢心理学,作者对我来说,就是亦师亦友一般的人物。
在我所在的小县城,大家对于心理咨询,也是特别抗拒的,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羞耻感”。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疯子”才有可能回去做心理咨询。
我们这边大部分的认知,的确无法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据我了解,很多国内的资深心理咨询大咖,大多活跃在北上广深这些城市。
比如,早期我接触到的武志红老师以及毕淑敏老师,他们不仅是心理学畅销书作家,为我们写了很多普及心理学的畅销书,且本身也有过硬的心理学专业从业背景。
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属于国内的大咖人物。
我想,在我们国家,为什么明明有很多人都患有心理疾病,却有看病的“羞耻感”,我想除了来自心理咨询费用,特别是做长期心理治疗,没有比较稳定的工作,以及一颗强大的内心,也是无法坚持下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国人活得并不快乐的原因。
不过,从我读到的很多相关书籍和个案中,我慢慢总结出一个普遍的规律——那就是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人们所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就越大。
这也很好地说明了,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人们由于经济压力大,社会竞争加剧,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问题频出。
而相较于这些发达国家,我们国人的心理疾病的被诊断率,似乎也大部分来自于一线城市的人们,他们也有比较大的精神压力。
其实,有时候,一些贫穷偏远的地方,因为大家普遍都比较安贫乐道,没有什么太大的人生追求,所以精神世界,反而普遍比较充实。
你去看看北京上海或者香港这样的地方,人们就算退休之后,也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或者持续不断地进修上,少有人会悠哉悠哉地跳起广场舞。
所以,有时候,贫穷,它反而给人一些“安贫乐道”的精神安慰。
但这个世界,想要更加高效地运转,却离不开那些充满弱肉强食的“内卷”,如果大家都乐于躺平,那世界整体就会呈现出倒退的情况。
所以,这从另一方面,就需要我们掌握好其中的度,把握好分寸。
当然,也有很多人随波逐流地过一生,感觉也很快乐,没有什么不好。
但如果一个人,他想让自己看更广阔的世界,对世界充满更多元的认知,就势必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去勇敢拼搏一把。
我觉得,这不是“卷”,而是一个人想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态度。
这在我看来,反而是更加积极的人生。
毕竟追求卓越,才能共创未来!
2024年度写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