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奇葩“恐惧症”有哪些?
01
港剧《心理心里有个谜》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片子,男主万家和(超级暖男一枚)是名心理咨询师,他接待过无数前来就诊的咨客,帮助这些患有“情绪感冒”的人重新过上了健康、幸福、美好的生活。
然而所谓“神算难算己,医者不自医”,这位热心肠(简直是侠骨柔肠)的心理咨询师自己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害怕和女友亲吻、害怕叉子状的尖锐物品,从而在和女友约会时闹出不少笑话,也使得他每段恋爱最多维持不到3个月。
“我恐高”、“我晕血”、“我怕狗/蛇/蟑螂/小鸡(毛茸茸那种)”、“我怕黑”、“我怕考试”、“我怕打雷”、“我害怕看到数字13”。
或者是:“我有幽闭恐惧症”、“我有密集恐惧症”、“我有社交恐惧症”……
以上这些你是否也说过,或者听到身边有人这样说过?那是不是我们都患有传说中的“恐惧症”?答案是“No!”
并非所有的“害怕情绪”都能称之为“恐惧症”。以下为科普小段落,不感兴趣的小伙伴请跳过:
“恐惧症也称恐怖症,是一种对外界特指的物体、处境或在与人交往时,产生的不合情理而又强烈的恐惧情绪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并出现不必要的回避反应的神经症性障碍”。
换言之呢就是,对外在某刺激感到特别害怕,知道不应该那么怕但就是停不下来;不但心里害怕而且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如心慌、脸红、出汗、恶心、头晕、出汗)等,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看过日剧《心理医生》的小伙伴应该对出现在第一集的美丽菇凉浅井智子印象深刻,智子是一名大学毕业生,然而在高楼林立的东京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因她患有非常严重的恐高症。
身在高处或是乘坐电梯时,智子一言不合就晕倒。对,就是吓昏过去了。当然,艺术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剧中的智子不但吓到魂不附体,还能“看见”恐怖的怪兽出现在眼前——其实编剧大神就是为了说明,每次一到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她的小心脏就怕得不要不要的,大庭广众之下的,整个人都不好了。
以上,就是真正“恐惧症”的打开方式。
网络图片02
接下来又到了追根溯源的时间。
很可惜,此处病因并无新意,还是老三样:
Ø遗传因素
通过双生子同卵异卵对比研究发现,恐惧症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
Ø心理因素
有些患者在病前性格偏向于害羞胆小、依赖性强,以及高度内向。
Ø社会因素
这部分是最主要的原因:我们以前有过某方面不愉快的经历,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过去一些不好的经历产生了恐惧心理,延续到后来,便成了恐惧症(也有些不是来源于亲身经历,而是源于“别人说”)。
前面提到《心理心里有个谜》里的心理咨询师万家和,他自己就是因为早年和女友亲热时不幸摔伤(具体摔倒哪还真不方便说、请自开脑洞,因为我家大宝也在看我写的文章呐)而留下了阴影,从此以后患上了恐惧症,害怕亲吻、害怕看到刀叉。
至于《心理医生》里智子的情况,就要更复杂了,源于她小时候亲眼目睹的一起事故。智子的父亲与其好友伊贽同在一家单位上班,后来伊贽挪用了公款,害怕智子的父亲上报给公司,争执中智子的父亲被伊贽从20层楼上推了下去……年幼的智子刚好看到了整个过程,虽然从此患了失忆症,但潜意识里这段记忆还在,后来智子就患上了极为严重的恐高症。
根据精神分析学派大牛们的说法,“恐惧症”其实是防御机制投射出来的,是人们为了自救或救人而放的大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他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本能,希望自己越来越好、越来越棒;他认为人活着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好学”!
因此,有些人之所以患上“恐惧症”,是通过间接经历学来的。比如说,武侠剧里,通常有这样一座神秘而又恐怖的小树林,其实并没有几个人真正的去过,但是朴实的村民们一个个“谈林色变”,闻之丧胆,其实就是“好学”的人类学来的。《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也有如此神奇的“恐惧”功效,人们连提到他的名字都要被吓破胆。
03
接下来是什么,聪明的小伙伴们已经猜到了,那就是上“疗法”。
对于恐惧症,比较常用的疗法有“系统脱敏法”和“满灌疗法(又称暴露疗法)”。听上去有点“不知所云”对不对,其实很简单,没准日常生活中我们早就采用过。
比如说,小乐同学在1岁左右,某次我们给他洗澡时没有留神,他脚下一滑就摔倒了,磕到了头部,当时就哇哇开哭。从那以后再也不愿意洗澡,听到“洗澡”两个字就大哭。
那也不能从此以后都不洗澡了啊。于是麻麻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把他的专用小澡盆(干的)从浴缸拿到他经常玩耍的房间里,给他放上儿歌,澡盆里放了好些他喜欢的玩具,然后趁他心情很好时抱进小澡盆里——此时,他还是继续玩耍中,完全没有异样的神情。
麻麻心里暗自窃喜,一边继续哄他逗他玩,一边给他脱衣服、往澡盆里慢慢放水,同时观察他的反应,仍然并无异样。就这样,小乐同学在欢乐的玩耍中,成功地洗好了澡。从那以后,也就再也不害怕洗澡了。
当时并不知道克服小朋友的这种害怕洗澡的行为还有什么“疗法”,只是暗中给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后来学了心理学,才发现原来自己使用的就是所谓的“系统脱敏法”。
至于“满灌疗法”,那便是一剂猛药了,在下药前先确定对方是否心脏够强大。
现实生活中貌似也有不少人试用过。比如说,有个小伙伴不敢游泳,见到水就害怕,更别提下水了。于是,他的教练(注意是专业人员哈)就直接把他给扔进游泳池了……
这就是简单而又粗暴的“满灌疗法”,使用得当的话,疗效很快,不同于脱敏疗法的逐步逐步试探。
好了,关于“恐惧症”,我的一些个人浅显理解就是这些了。小伙伴们还遇到过哪些更为奇葩的“恐惧症”么?
网络图片P.S.据说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恐惧症,叫做“无手机恐惧症”——就是没有手机在身边简直感觉快要活不下去了啊!
如果有患了此症的小伙伴,你们也可以尝试一下“满灌疗法”——干脆把你们的手机都扔到我这里来吧,彻底丢开无需惦记,我保证不还给你,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