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攀比,悬在心头的一把刀,该如何克服呢?

2017-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何莉莉
攀比,悬在心头的一把刀,该如何克服呢?

下了几场夏雨,回了趟老家,这个暑假就过去了一半。平静的生活因为有了这个总爱攀比的婆婆,让内心泛起阵阵酸楚,说不出的滋味。


我是学心理的,同时我也是爱思考的,婆婆的攀比怎么就让我在心里难受了好几天,我在寻找里面的答案。婆婆之所以这样,还是源于她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足和对自己儿子的高期待,或许又是她的那个面子在作怪了。这本没有错,为什么我就不舒服了?

攀比,悬在心头的一把刀,该如何克服呢?

攀比,比出了我心理的落差感


有人说,攀比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攀比能激发个人奋斗的潜力,给人带来向上的动力;另一方面,攀比也让自己活得很累,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因为后者的攀比只是拿自己没有的跟别人拥有的在对比,等于用自己的弱势对抗别人的强势,那么结果可想而知。而我的婆婆显然属于后者。她就是那种永远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但恰恰是见到什么就想要什么的人,从心理人格分析来看,她不是完美型,就是欲望太多,有时候显得有点不自量力了,让自己很累。而她的累也正好折射出我们的缺陷,尽管都知道或许还接受了,可心理难免会有落差,因为这层关系,她时不时会给你的生活涂上一层阴影,提醒着你:这辈子,你们都不会成为我心中的那个人。其实我们也不打算做这样的人,所以,我的婆婆看我永远都不会那么舒服。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

01攀比心理的分类


正性攀比

正性攀比指正面的积极的比较,是在理性意识下的正当竞争,往往能够引发个体积极的竞争欲望,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


负性攀比

负性攀比指那些消极的、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负性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对人对己都很不利。


02为什么会攀比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攀比和对照的心态,尤其是当看到自己的状态,和比人的状态相互比较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远不如别人,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这样盲目对照,只会降低幸福感。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发现,大多数人都容易看不到别人的“不好”,因此,总觉得自己活得没别人好。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追求尽善尽美,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老公、老婆一点不比别人差。因此,有时难免求全责备,希望督促身边的人向“完美”靠拢。人有七情六欲,偶尔眼红是正常的。但若总是这样,久而久之,很容易走进误区,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偏盲”现象。这时,就会像戴了有色眼镜一样,总是对身边的人和事选择地记忆和评判。最后变得爱攀比,喜欢较劲,凡事爱往坏处想,对身边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对生活的收获熟视无睹。


03攀比会让压力升级


天天干的活都一样,就像“复印机”,没劲;学历不够,想再进修,可工作又忙不过来,真累;年纪一大把了,还在做小职员,郁闷…“压力”似乎是现代人躲不过的一种精神折磨。不过,心理专家说,不怕有压力,就怕不知道压力的源头在哪里,更怕只会对着压力长吁短叹,没有解决办法。


1·攀比能给心理造成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改变,它的存在有时像一个隐形杀手一样,扼杀着很多人的潜能,使心灵不堪重负,走极端。

“这山望着那山高”,比较形象地反映了攀比心理的认知状况,我们从小都被教育去争取自己所不拥有的东西,则会造成一种结果,我们眼睛往往只看到自己不曾有的,而忽略了自己原本拥有的,这势必会造成一种心理落差,现实适应能力较好的人,会不断地修正这些落差,或设法去实现理想,或承认这些落差是自己的努力所不能改变的,客观的认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根据自己的特质发挥优势往往比不切实际地强求克服自己的弱势,更有成效。

2.攀比造成情绪上的影响是忧郁和嫉妒,容易让人感到缺憾感,甚至一无是处。缺憾感属于正常的情绪体验,每个人都需要从这种缺憾感的体验中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学习去容忍、适应它,逐渐达到心理的成熟,若是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则会让人陷入抑郁的泥潭,就需要设法寻求外界的支持了。

“胜王败寇”的现代社会,不断向上比较让人迷失了自我,产生失败感。有时候,不断地向上比较就意味着不断地失败;在个人收入上不断地向上比较可能就再也感觉不到生活水平的提高,感觉到的是社会的绝对不公平;不断地向上比较带来的是个人渐渐无法承受的压力;不断地向上比较中人们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体会不到自己的需求,生活在他人的阴影里。

攀比,悬在心头的一把刀,该如何克服呢?

04如何克服与人攀比


攀比,悬在心头的一把刀,该如何克服呢?

与自己比较

首先,用“与自己作比较”的好习惯取代“人比人”的坏习惯。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成长了多少,取得了哪些成就,在追随目标的路途上取得了哪些进步,当你在审视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克服的困难和做的好事之时,这个习惯能激发你的感激、欣赏、仁爱之心。你无需拿比自己狼狈的人作比较也能拥有非常棒的感觉。


要想养成这个习惯,你需要每天留出几分钟的时间,或是在每周日(也可以是任何你觉得合适的一天)写下自己取得的进步、克服的困难、学到的经验教训、取得的成果等。这样你的思维就能慢慢地从“与别人作比较”转移到“与自己作比较”上,不断的挑战自己。


通过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又称自我肯定,是指通过对个体预期目标积极的叙述,实现头脑中坚定而持久的积极认知,摆脱陈旧的、否定性的消极思维模式。自我暗示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调节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预期,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具体表现为带有鼓励性质的语言、符号以及动作。比如,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在心中默念“其实我也很好”之类的语句,久而久之,盲目比较的习惯就会有所改善。


尽可能纵向比较

比较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个体和自己的昨天比较,找到长期的发展变化,以进步的心态鼓励自己,从而建立希望体系,帮助个体树立坚定的信心。横向比较是指个体与周围其他人的比较,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往往会陷入横向比较的误区,忽略了纵向比较。纵向比较会让我们有更清醒的自我认识,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知足常乐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目标太多,处处与人竞争,常常迫使自己处于紧张状态。要常常告诫自己:知足常乐。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先决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希望生活中,学会告诉自己,学会换位思考,不要盲目的对照攀比,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快乐幸福很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