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卷】51《楚辞·九歌: 云中君 河伯》:水之于先民
《九歌·云中君》是屈原的组诗《九歌》中的一首诗。
九歌·云中君
浴兰汤⑴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⑵。
灵连蜷⑶兮既留⑷,烂昭昭⑸兮未央⑹。
蹇将憺⑺兮寿宫⑻,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⑼,聊⑽翱游兮周章⑾。
灵皇皇⑿兮既降,猋远举⒀兮云中。
览冀州⒁兮有余,横⒂四海兮焉穷⒃。
思夫君兮太息⒄,极劳心兮忡忡。
词句注释
⑴兰汤:兰草沁入其中而带有香味的热水。此下四句为祭巫所唱。
⑵华采:使之华丽。若英:像花朵一样。
⑶灵:灵子,祭祀中有神灵附身的巫觋。连蜷:回环婉曲的样子,此处指舞蹈时身体婀娜摆动的姿态。
⑷既留:已经留下来。
⑸烂:分散的光。昭昭:小光(闻一多《九歌解诂》)。烂昭昭:光明灿烂的样子。
⑹央:尽。
⑺蹇(jiǎn):发语词。憺:安。
⑻寿宫:供神之处。此下四句扮云中君的巫所唱。
⑼龙驾:龙车。此指驾龙车。帝服:指五方帝之服,言服有青黄赤白黑之五色。周章:王逸《楚辞章句》:“犹周流也。言云神居无常处,动则翱翔,周流往来且游戏也。”
⑽聊:姑且。
⑾周章:周游。
⑿灵:此处指云中君。此下二句祭巫所唱。皇皇:同“煌煌”,光明灿烂的样子。
⒀猋(biāo):形容词,疾速。举:高飞。
⒁览:看。冀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因此以代指全中国。此下二句云中君所唱。
⒂横:横布或横行。
⒃焉:怎么。穷:完,尽。焉穷:无穷无尽。
⒄君:云中君。此下二句祭巫所唱。
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
“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
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战国祭祀竹简有“云君”,显然是“云中君”的简称,可证云中君就是云神。或以为月神、雷神、云梦泽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俱不可从。
九歌·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⑴,冲风起兮横波⑵。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⑶。
登昆仑兮四望⑷,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⑸。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为兮水中⑹?乘白鼋兮逐文鱼⑺,
与女游兮河之渚⑻,流澌纷兮将来下⑼。
子交手兮东行⑽,送美人兮南浦⑾。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⑿。
词句注释
⑴女(rǔ):汝,你。九河:黄河的总名,前人说是黄河到兖州境即分九道,故称九河。
⑵冲风:隧风,大风。横波:聚起波浪,扬波。
⑶骖螭(cān chī):四匹马拉车时两旁的马叫“骖”。螭,《说文解字》:“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或日无角曰螭。”据文意当指后者,那么“骖螭”即以螭为骖了。
⑷昆仑:山名,黄河的发源地。今作昆仑。
⑸极浦:水边尽头。寤怀:寤寐怀想,形容思念之极。
⑹灵:神灵,这里指河伯。
⑺鼋(yuán):大鳖。逐:追随,跟从。文鱼:有斑纹的鲤鱼。
⑻渚(zhǔ):水边。《国语·越下》:“鼋龟鱼鳖之与处,而鼃(蛙)黾之与同渚。”下注:“水边亦曰渚。”这里泛指水,“渚”当为押韵。
⑼流澌(sī):古代成语,意思就是流水。《楚辞·七谏·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等可证。
⑽交手:古人将分别,则相执手表示不忍分离。
⑾美人:指河伯。南浦:向阳的岸边。
⑿邻邻:一本作“鳞鳞”,如鱼鳞般密集排列的样子,媵(yìng):原指随嫁或陪嫁的人,这里指护送陪伴。
河伯即黄河之神,河神是尊贵的地祗,商周以来一直列入祀典的主要对象,而楚国虽一向十分重视祭祀活动,但早先似乎只祭祀楚国境内的江汉等河。
《左传·哀公六年》曾记载这么一件事:
“(楚)昭王有疾,卜日:‘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章,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榖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
可知春秋时代楚昭王因为黄河不在楚国地望之内,所以不肯祭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