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怀左老师学写作的感想

2019-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心_声

2019年7月27日

    我最近参加了怀左老师的写作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开阔了眼界。通过老师的课程以及我和同学的交流,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写作过程中的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明确目的

    通过对写作课程的学习,我发现自己的写作目的并不清晰。有时候觉得自己随便写写就好,写完给自己看,不管写作章法,不管文章结构。有时候也想拿出来分享和传播,让更多的人看到。

    我把这两个目的混淆在一起,没有区分开来。如果想把文章传播出去的话,那就不能写的很随性,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就得去考虑读者的需求、兴趣点以及阅读体验。

第二:理清概念

    过去我对“写作”这个概念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会误以为写作就只是写文学作品。通过学习我对“写作”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写作还有其他重要的功能。

    首先,写作是树立个人品牌的手段

    不久前有位老师找到我,让我帮忙写活动推广文案,看来她是认可了我的表达能力。不过我有点不敢相信,因为我对自己的定位是搞电路的,我又不学文怎么会找到我呢?不过转念一想,她找到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经常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到学习群里,因为这样不仅仅是让自己梳理一遍,也能对其他同学有所启发。因为那位老师也在这个学习群里,所以我在不经意间向老师展示了写作能力。当有写作机会的时候,老师就想到了我。

    原来在我一点一滴写作并分享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可以认识了我。他们通过我的作品看到了我的能力和思想。别人对我能力的认可也是逐渐在累积的,个人的品牌也是日益增值的。

    其次,写作是一种沟通方式

    有的时候是因为我开不了口,有的时候是因为家人没有机会坐在一起,我和家人之间深入沟通的机会并不多。不过几天前我借助文章《那年我哥11岁》,促成了我和家人之间深入的沟通。在文章里我记录了童年时候的经历,那时候我哥只有11岁,他被迫辍学在餐馆当童工。

    从此之后他就回家很少,家里总是缺了一部分。我觉得这样的故事不应该被遗忘,因为他是我们家族史的一部分。后一辈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也能看到他们的长辈是怎么一步步走来的,让他们知道珍惜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我通过这篇文章还表达了对家人的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对我来说这些话是很难当面说出来的,他们看了也很感动。通过这一篇不算优美的文章,让我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更近了。这让我想到最近比较火的《见字如面》栏目。

    在《见字如面》里,就演员赵立新就朗读了林觉民的《与妻书》。尽管时过境迁,读这封家信很多人依旧被林觉民对家人、对国家深沉的爱所感动。林觉民说“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让我看到爱情的升华和林觉民视死如归的精神。

    当然了,书面的沟通在职场上也很重要。比如说,有的人能够把邮件写的条理清晰,这样的话团队之间的沟通会更加顺畅,能够充分展现写作者清晰的办事思路和条理。

    所以说,我认为所谓也更体会到写作并不只是文学创作,也是一种沟通方式

第三:关键信息

    过去写作没有系统地训练,随便地写。现在我意识到,写作至少需要输入两类关键信息。

    首先,输入科学的写作方法

    大概一年前,我去首尔旅行。我觉得购物和拍照都是蛮无聊的,就去参加了当地人举办的绘画培训课。在培训课上老师发给我们一些作品,让我们临摹。我选了一个简笔画版本的皮卡丘进行临摹。

    我拿到白纸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画,信心满满。就那么几根线条我还画不好吗?画就得了呗!练就得了呗!三下五除二,我就画完了一幅。

    “咦?怎么和模板差别那么大?”我心里想。

    画完之后我打量自己的作品。我画的头比模板歪,身体比模板长。我让旁边的人猜我画的是什么。他们都不敢相信我画的是皮卡丘。我就不信邪,努力钻研,刻苦学习,连续画了七八张。

    旁边的人赞赏我钻研的精神,但不认可我画的作品。画了七八张也没啥进步。一张比一张丑。后来有个人画的不错,我就让他给我指点。在他指导我画画时,我吃惊地发现,原来他不是上来就画。

    他先把整个白纸进行分区,分成两个部分。上半部分用来画头,下半部分用来画身体。分区之后还没有开始动笔,再次进行分区,分区之后找中心点。在分区和找点之后才开始进行绘画。

    掌握老师指点的方法重新绘画后,我画出的作品马上有了变化和模板更接近了。很难想象如果我没有习得那些必要的技能,得自己摸索多久,很可能会磨灭绘画的兴趣。

    现在我还想学画画,就承认了自己的无知。不再自己画了,转而是通过选择课程的方式来学习。

    这件小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原来我学一个技能是需要首先输入必要的信息的。这些必要的信息就是基本的方法。有了这些方法之后,才能让学习走向正道。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写作,想在写作方面有较大的收益,盲目地写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写作的底层逻辑,比如书面表达时应避免口语化等。这样持久练习才能越来越优秀。

    其次,输入必要的写作素材

    想要写的有感染力,就需要自己平时注意积累素材和语料。没有高质量的输入谈何高质量的输出。

第四:定位问题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破碎的井盖》,写的十分用心也自我感觉良好。发出去之后引来了读者的质疑,助教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和一位热心的同学交流后,我才意识到我只是介绍了一个理论,然而我并没有告诉读者这个理论究竟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所以这篇最终也不会大范围传播出去。

    由此看来,如果我写的文章是想解决一个问题的话,那么我应该明确地告诉读者我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样的话才能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文章也能传播的更远。

第五:亮明观点

    写作的指导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把文章的金句给突显出来。我觉得写作时需要把自己最想传递的观点给表达出来。这样的话,才能让读者快速地得到最有用的信息。

第六:衡量结果

    我最开始写作的时候,也开始坚持日更,追求量的增加。但是却少了对作品的评估。要想评估作品的好坏,可以用一些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作品。这样一方面是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给自己激励。另一方面,也能看到自己的差距,调整自己写作的方向。

    所以说,跟着怀左老师学习还是让我挺有收获的,让我逐渐从无序、盲目地写作逐渐开始有意识地去布局和规划写作。或许这就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带来的影响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