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销、投机、装逼、以及足球的逻辑与气质”——木心《文学回忆
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大概就是能够真的影响到你的东西,并且影响力很大,大到早接触的你和晚接触的你会因此而不同。之后,这种不同有可能会逐渐演变为思维方式和自我定位的深刻改变。
比如木心的书,比如《文学回忆录》。
2015年看到陈同志整理的这套书,遗憾没能在其出版的第一时间看到它。当然,也可以庆幸没有在五年甚至十年后才发现它。
该如何评价此书?有能力写一篇起承转合、逻辑严密的完整书评吗?
非常够呛。回想阅读时,各种因其启发而产生的想法,总是随时随地的冒出来。一个念头还没理顺,另一个已挤过来;一根线还没找到头,另一坨已缠起来——如上海人的话:侬是拎不清了。
只能想到哪写到哪,也不再考虑上下文的关系。片段式的结构也许比较适合记录对此书的感受——不敢“评论”,只谈一些率性的感受。
《文学回忆录》不只谈文学,由文学而艺术、而哲思、而宗教,兼及人生。木心坐而论道,恣意挥洒。
看着书中的话,直观感受是:坦率痛快、温和又犀利。
表面之下呢?试着谈两点总的印象。
首先,头脑“纯粹”。观点看法见仁见智,姑且不论精辟与荒诞(虽然非常喜欢),但思维很纯粹,纯粹以艺术修道者的身份思考,纯粹以个体的身份思考。他仿佛一个独自从远古一路云游行吟至今的灵魂,拒绝依附在任何时代的躯体上,始终以一个不曾变异的、纯粹的“人”去思考。纯粹到一切可以想当然。——能够想当然、能够删繁就简、能够单刀直入、能够始终置身于外,是需要底气的,是需要自知之明的。
其次,文字“地道”。亦中亦西,亦古亦今,摘叶飞花,皆为行里。——功力在那儿摆着呢,看看第三册他自己的文字。我可以看不懂典故的运用、行文的法度、延展的涵义,但是明显感受的到文字的力量(以唯美的方式展现力量就是艺术吧)、节奏的韵味、格局变幻的自由以及于所有这些之中散漫着的潇洒与从容。——那是清澈的厚重,是一股清新的风,却浸透了东西千百年的沉香,一路氤氲而来,深眸远瞻,落落款款。
由此想到现今对木心的一些定位,很多原话记不清了,大致意思我理解如下:
虽经数次文化断层,历经战乱、激变、动荡乃至倒退,并一度身陷囹圄,却使传统文化得以在个体身上实现极为罕见的、比较完整的传承,恰如本人自称的“文艺复兴个体户”;
又或者:是文学绘画音乐等各类艺术的通才全才、是“艺术是相通的”这一常理在当代罕有的体现者和诠释者、是同时系统的接受并吸收中西古典及先锋文化的幸存者(2011年底刚去逝);
再或者,如百度百科的原话“深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奇”。
凡此种种,咱暗地里、模糊的认同,却不敢试着展开。
原因很简单:没有能力展开。差了十万八千里呢。古今诗文不过浅尝辄止、各路哲学尚不明就里、中外文史以及东西艺术大都一知半解,甚至对自己直接谋生用的专业学科也囫囵吞枣。以此水准如何真正理解上述的评价?不理解如何敢附和?大话好说,其实不过是奢望以不着痕迹的方式抬高自己而已,徒然贻笑于人。——谁都不傻。
只能说,籍由文字阅读和人生经验积累起来的、有些眼高于手的感知能力,多少觉察到他与其他所有人的不同,隐约体会到很大的差距,并且这差距可能是先天的、本质的。
对于《文学回忆录》,总体的感受只能写到这个程度。
愿更多的“同志”看到它思考他。为此,鉴于自己的能力,很乐意但也只能做个基层的“传销”者。
兼谈一些较清晰的念头:
1. 艺术就是以唯美的方式展现力量——关于足球的逻辑
再把逻辑说清楚一些:当力量选择以唯美的方式来表达,并且这种方式是最恰当的,那么就形成了艺术。
这是读了木心的书之后偶然想到的。自认有道理,之后越想越自以为是。
不过,只是怼几句格言诗式的玩意儿、像花瓶一样摆在那里(塑料花居多),叫做“忽悠”、叫做“自欺欺人”、叫做“以己昏昏使人昭昭”。——“鸡汤”多数是这个路子。
应该怎么办?建议像李敖说的,不能只喊“他是王八蛋”,应该证明他是王八蛋,或者至少举出“他是王八蛋”的例子来。
全面的证明不可能,估计得请个大师写一本砖头。
举例子也不容易。比如以木心为例,一方面,大家公认木心的文章是艺术,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木心用唯美的文字表达出了文章蕴含的力量。如果要证明自己关于艺术的定义,必须论证木心是怎么用唯美文字表达出文章蕴含的力量。这就难了,我学识浅,功力很低,实在玩不转这种高深的例子。
有没有其他简单点儿的?正琢磨着,忽然听到昨晚国家队逼平香港队、昂首展望2022......有救了。
足球是个很好的例子。
足球不止是运动,足球是艺术。这个作为本次例证的公理、前提,估计80%的男士不会反对。(80%的女士反对无效,如同80%的男士反对一夫一妻一样)
接下来,只要证明足球以唯美的方式展现了力量就可以。
不妨与篮球、橄榄球等同样很受欢迎的运动做个比较。(就事论事,见谅,篮球迷橄榄球迷别骂我。当然也欢迎反驳)
用脚传球、把球踢进球门与用手传球、把球拍进球门或带过得分线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人身体最有力、最具攻击性的部位是腿,足球选择“用脚踢”就是要用身体力度最强的部位、最大限度的释放力量,以最能体现力量的射门为例,当用脚抽出的球像炮弹一样在空中长距离狂飙时,即使不在现场的人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酣畅淋漓的力量,——力量找到了最痛快最潇洒的秀场,健与美融为一体,这不算唯美的方式吗?更何况还有又疾又旋的圆月弯刀或是腾空炫目的倒钩、鱼跃或侧身临空,同样力道十足且养眼,随便拉出一个动作都比武术更自然,比芭蕾更写意。并且,最重要的,这些动作是那个瞬间最恰当的选择。
与之相比,橄榄球的力量主要体现在身体冲撞方面,够原始、够狂野!也够热闹。。。。。。却与美关系不大(如果非要用“狂野美”来抬杠,那不如去看猩猩打群架。插一句,当年《动物世界》给俩猩猩干架配的音乐实在是经典!)。至于射门或是越线得分,力量的体现则基本让位于滑稽表演。
篮球呢?力量的体现也以冲撞为主。大多数情况下,块头大肌肉多的力量大,表达方式未免肤浅。当然,篮球的“射门”——灌篮,也是体现力量的主要环节,各种花式灌篮也确实很好看!可是,总觉得不是很必要。大多时候,跳起来把球投进筐其实更有效,灌篮常常并非必然,带有表演的成分或提升士气的需要。——力量并不必要时,那么故意炫耀力量就会影响自然的美感(足球的大力射门却是为确保快速或远离球门时必然选择)。
这如同建筑设计,与功能结合最好的装饰才是美的,否则,有损品味格调。
另外,大力灌篮即使是必要的,也显得举轻若重、虎头蛇尾。篮筐是空的,两米的大个子用尽吃奶的力气把球放进去,如同用泰森的拳头去砸韩红的肚子,力量没有完整的表达出来,因而也就不够完美。
说到这里感觉差不多了。喝口水先。
当然还可再深一步。
除了人体某些部位、运动中的某些环节能够比较直观的表现力量(以上比较已显示了足球在其中的唯美方式),从身体和规则整体看,足球也是完美展现了力量。
因为足球运动中,人的身体是最协调的。协调就是美。
足球不允许用手,并非故意“找别扭”、“扭曲身体”,反而是为了充分解放身体、进而最大限度激发、协调全身肌肉的力量。常运动的人都知道,奔跑时要会用腰腹、会摆臂膀才能更有效的保持平衡,才能跑的更快。看足球队员在绿茵场上跑动与看篮球橄榄球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由于身体舒展、协调,踢球的人跑起来既轻快又潇洒,韵律感极强,单看其奔跑已够美、够羡慕,更兼绿茵场本就具有天然的、充满生机的美,看足球赛如同做眼部健美操,进不进球都是享受。
相比之下,篮球躬着身子拍球跑,橄榄球包着头盔铠甲抱球跑,二者的身体都不够舒展,速度及力量都不能达到最佳平衡。看篮球,总感觉有劲使不出,一个个两米的大个子在局促的室内小场地上本就不太协调,却又不得不躬着腰、频繁挪着小碎步,看在眼里总觉得有些憋屈。橄榄球呢?场地倒是一样的漂亮宽敞,力量的表达当然也够劲儿,可是失之粗浅,身体的协调性至少在视觉上常常被粗糙的冲撞掩盖了。美式橄榄球铠甲的存在也许能够放大力量的直观印象,却也多少牺牲了健美躯体所具有的天然魅力,并且有损于身体协调性的发挥。激情有余,美感不足。
所以,橄榄球是运动,篮球是接近艺术的运动,足球是超越运动的艺术。
证明完毕。
真特么累!
本想几句话说完,没想到越白活越多。这个搞法,不知到猴年马月才能把看完木心的想法忽悠完。
下面换种简洁的方式,点到为止。
2.没有艺术气质的民族是踢不好球滴——关于俺国足球的气质
前一篇既然已经论证了足球是艺术,显然,踢得好的民族或国家就少不了艺术气质。——对于个人不能全部适用,但对于群体、民族,玩不玩的转足球与是否具有艺术气质很有关系,而与经济水平、国力强盛关系不大。甚至与国民身体素质关系也不大。与人口多少更没关系。
南美、非洲,都比中国穷,很多地方还吃不饱饭呢,很多人还没鞋穿呢。可是足球就是好!人所共知:看南美人踢球就像看狂欢节上激情四射的桑巴、探戈;看非洲人踢球就像看猎豹和羚羊在草原上大跳土著舞。这些民族的气质本就是音乐舞蹈熏陶出来的,按照“艺术是相通的”的道理,玩足球自然是得心应手。
“国人身体素质差”常被拿来当借口。这也是胡说。看看西班牙,那里的人种是欧洲与中东、北非的杂合,身材普遍矮小,体格也偏廋弱。西班牙队,人称“11个小矮人”。可是人家现在世界第一。为什么?因为西班牙是欧洲最奔放、最浪漫、最具艺术气质的国家之一。其他诸如法国、意大利、荷兰莫不若此。另一足球大国德国虽说理性特质突出,可是音乐、文学等也都是顶尖的,现代设计更是出类拔萃。刻板的英格兰有些压抑自己,艺术气质差一些,因而踢球也总是差强人意,始终达不到一流,突破不了瓶颈。
关于人口......这个不用再论了吧,十多亿同胞们都纠结着呢。
再说说常听到的体制问题,其实也不是主要原因。非洲、南美很多国家现在还打打杀杀、乱成一锅粥呢,足球照样踢得赏心悦目。只能说,体制令人恶心,改革体制会有助于提高足球水平,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自明清以来,头脑长期压抑,民族性格逆来顺受,末了又挨了一记撩阴腿,导致艺术气质不仅缺乏,而且很难重新找到传承的种子,这才是玩不转足球这种高级艺术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曾经很会玩足球,那是宋朝,历史上艺术最灿烂的时期。
所以,国人要想真正踢好球,应全面培育全民族的艺术气质,提升艺术修养,有能力理解并把足球当成艺术去参与和享受,这才是根本之路。否则,无论举国体制还是上峰意志,就算偶然搞出些成绩,那也是葵花宝典的路子。——东方不败是生不出孩子的。
可是,这岂不是得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以后的事?
没错,就是很长很长......
然后,
依旧很长很长......
所以,列位有生之年别纠结中国足球了,别再耽误宝贵的工余时间,有空多看看书听听音乐、多欣赏西甲欧冠,自个儿多上场感受一下,自我培养也做好下一代的榜样才是当务之急。
3.关于“装B”
木心去世前曾经短暂的在网上与网友互动,很难得!很有趣。
看的出世人真的很爱他,比如一个网友禁不住大呼:“爱你爱你,世间尤物!”——这不是不敬,反而透着质朴、直接。“尤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恰当的。木心的的价值正在于,他是真正的“尤物”,他的离世是世间巨大的损失。
木心对网友的回复也很坦率:“胡说!”
哗笑之余,忽然冒出以下念头:
作为一个曾经依靠AV获得青春期启蒙的男淫,不得不有些羞涩的承认:哥们有点窥阴癖。遇到装B的就忍不住想撕开毛裤看看。同时也常常关起门自己反省:方向要清楚,是真吊,不是装B,不要跑偏了!
可是话说回来,未经装B,恐怕不是真吊;不在红尘里打个滚,怎看得懂真经?
所以,应该大度。遇到装B的,建议先装傻,且忍一忍,不妨等他自己露出来再光明正大的看——装不了太久的。
希望在露出来之前他已经真的够吊。
人是这样,国家、社会也是一样。
4.关于“投机”
好的文字是超脱时代的、超越时代的,好的作者应该是时代的“旁观者”或者根本就是心中无“时代”。——这是木心的观点(并非原话,也许理解有偏差,希望没有质的错误),看起来也是其一贯做法。
按自己的理解试着演绎一下: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这话当然对,但是白氏诗歌能传千古的主因恐怕不是“为时”、“为事”,究竟还是“文笔足够的好”。否则,如同乾隆爷的字,其挥毫渲染的盛世早已湮灭,而留下来的文字只起到相反的作用。
所以,好的文字与“时事”并无太大关系,好的文字应该是不受时事影响的,与时事的结合应该首先出自创作的需要,而并非因时而论、因事而论。“时事”不该成为创作的起因,而是创作载体的选项之一,不应回避,但也非必选。如果颠倒了顺序,就是投机。——历来投机者总是太多。股票投机可以赚钱,文化投机却遗祸无尽。
鲁迅的文字好,是创作与时事结合的典范。或许应该这样说:鲁迅的文字特点最适合选择当时年代发生的事情作为展现其魅力的载体。——但是,载体终究是载体。今天依然能够强烈感受到其文字的力量,终究还是因为他的功力深厚、他的创作超越了时代。
钱钟书的《围城》则是殊途同理。按照今天一般的逻辑,乱世何谈儿女之情!那么糟糕的世道需要你关注,那末多人的苦难需要你疾呼,你却搞出这样一本书,按照今天的话:这不是与时代脱节吗?!
没错,是脱节了,但也正是因为没有被“时事”绑架,正是因为钱打定主意只从创作的本意出发,今天的人们才可以继续看的津津有味,才有兴趣、有机会对过往的时代获得更全面的了解。
则由此看,木心的艺术创作也会与江河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