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帝国》1:给平民封爵意味着什么?

2021-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旭蒸日上

提要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西嶋定生的《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在詹姆斯·斯科特的《国家的视角》。在那本书里,斯科特说,古今中外的统治者都有强烈的冲动,要对社会进行简单化和均质化的改造,以便实现直接统治。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复杂性被刻意打压,导致社会发育受阻甚至社会动荡。

正文

《秦汉帝国》这本书对秦汉时的社会转型有更深刻的认识。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周朝的封建制是典型的间接统治,秦的郡县制又是典型的直接统治。汉朝统治者也想实行直接统治。但是秦二世而亡后,汉朝的统治者汲取教训,觉得步子不能太快太大,要分阶段慢慢来。那么,他们为了完成从间接统治到直接统治的转型,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呢?

汉初为什么不能直接统治

周朝是间接统治,是因为它搞的是封建制。

封建制,顾名思义,就是天子把一块地封给诸侯。诸侯在他的封国里,是最高权威。周天子没法越锅台上炕,直接向诸侯的属下发号施令;我们说秦朝是直接统治,是因为秦始皇灭了六国之后,取消了封建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也就是皇帝派个官员去管理,管不好立马撤职,甚至杀头。

汉朝呢?汉朝建立之初,刘邦并非不想当秦始皇,也想搞直接统治。但是他做不到!导致他做不到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当初大家起事的时候,说好的就是废除大一统的秦制,回到以前的封建制。那你不能说话不算话,不然队伍就没法带了。即使强大的项羽,灭秦后也没敢取而代之,而是把天下分成十八块,一人一块分掉了。刘邦刚上台的时候,手下一堆拥兵自重的功臣,别人都不说了,光是个韩信,就够他喝一壶的。这是第一个原因,就是硬实力不够。

第二个原因,是皇权至高无上的思想还没建立起来,也就是思想工作还没做到家。

咱们都知道,刘邦是个亭长出身,搁在今天,也就是个村长吧。他的手下,萧何和曹参都是最基层的公务员,连个副科长都没混上。

其他人就更拿不上台面了。樊哙是个杀狗的;周勃是编席子的,还在葬礼上吹笛子贴补家用;韩信就更不说了,漂母分食,胯下之辱,混得比鲁迅笔下的阿Q还惨。陈平呢?陈平盗没盗嫂这个说不清楚,但是他娶不起媳妇,寄居在哥哥家,这个是真的。他哥哥家只有30亩地,也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陈平好歹说了个媳妇,娶的是个有过五次婚史的寡妇。

你看,就这么个草台班子,大家起于微末,知根知底,你要是往龙椅上一坐耍威风,下面就会笑场。所以这个皇权至高无上的观念,也要慢慢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刘邦刚当上皇帝的时候,这帮人在下面争功,脸红脖子粗的,抽出佩剑咣咣砍朝廷上的柱子。当时就是这么个气氛。

这就像开公司,需要100块钱的股本金。你刘邦只能出25块,剩下的75块要靠兄弟们凑份子。而且,大家都是光屁股长大的发小。过于亲近,那奇理斯玛就建不起来(奇理斯玛就是英文的charisma,可以理解为领袖那种特殊的权威和魅力)。法国的一个名将孔代亲王说过,“仆人眼里无英雄”。仆人尚且如此,更别说一起打拼事业的兄弟了。

物质上、精神上都没有大牌,那就只能搞“股份制”。这么着,汉初62个郡,归刘邦直接管的只有15个。其他的,都当股份分掉了。

把股份分下去,回到分封,甘心么?不甘心!还是得想办法直接统治啊。怎么办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平头百姓封爵。

“国人”和“野人”的区别

为什么给平头百姓封爵如此重要呢?简单来说,就是要给百姓赋予政治身份,打破贵族和平民的二元结构。

那原本贵族和平民是什么关系呢,有多大区别呢?这就要从周朝开始捋这个逻辑。

当初周武王分封,并不是拿张地图,给各位诸侯事先划定边界。一是没地图,搞不清楚;二是那时候人少地多,土地不值钱,划边界没有意义。周武王只是大致指个方位,发一套青铜的锅碗瓢盆,就是礼器吧。然后,诸侯们就带着自己的宗族出发了,打到哪儿算哪儿。

到了地方,诸侯带来的宗族,建个城住在里面,自称国人。那么原住民呢?就被称为野人。野人种地,交租子给国人。就是这么个统治模式。城里人多了怎么办呢?那就分出去一支,到别处再去建城。

春秋战国时期,值钱的不是地,而是城。因为城不仅是一个军事据点,同时也是一个对城周野人进行收税的政治实体。咱们看《左传》,两国打仗,都是“割七十城而去”,“割四城而去”,不像现在是划界割地。

为什么呢?因为诸侯国是由多个城组成的。这些城像一锅馒头。馒头和馒头之间并不挨着,有很多空白之地。这个,斯科特称之为非国家空间。你嫌苛政猛于虎,那你跑到两个城之间的空白地带去,就没人管得着你了。但是,这么跑掉的多吗?并不多。别说古代了,就算是现在,你一个人跑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生存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具体来说国人和野人有什么差别呢?咱们来举一些例子。

春秋的时候,两个国家打仗,当兵的仅限于国人。最低级的贵族叫士,士兵士兵,就是这么来的。城外面的野人呢?你在家种地就好了,打仗你没资格参加。咱们也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个“礼”,现在的意思是指两个人见面时怎么行礼怎么答礼,古时候,指的却公共政治生活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

那么,古代公共政治生活的内容是什么呢?《左传》里说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祭祀和打仗呗。“礼不下庶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些事儿都不带你玩。

不光是打仗和祭祀不带你,连怎么结婚也都不一样。

国人结婚,有一套行为规范,就是“六礼”,先得男方去提亲,问名字和八字,拿名字和八字回去占卜,送聘礼,订婚期,这些都做完了,才能迎亲,把新娘子娶回家。野人呢?“仲春二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意思是春暖花开啦,发情吧,交配吧!

可见,国人对待野人的态度,和美国内战前白人看待黑人的态度也差不了多少。这个精英阶层和劳动阶层之间的鸿沟有多深啊,咱们现代人已经很难想象了。晚到伏尔泰,他评价农民还是这样的:“农民不过就是两足的牲口,他们只有一双劳动的手和一只消化的胃。”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都不怎么把野人当人看。大家按这套规则打来打去的。

赐民以爵的后果

突然,秦国耍赖了。到了秦孝公的时候,搞起了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意思呢,就是不要再区分国人野人了。但凡是个男丁,就可以参军打仗。那么,长工佃户凭啥要为秦老爷卖命呢?商鞅说了,只要你在战场上杀一个人,那就赐爵一级。这个爵,很重要,它意味着你被国人,也就是统治阶层接纳和认同了,意味着你有权参加公共政治生活了。

前面咱介绍俾斯麦的时候也提到过,就是拿破仑也是率先让平民上战场,他搞的那套叫民族主义,平民上战场的回报是什么呢?就是普选权。咱们这儿,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凭证叫“爵”。名字不一样,逻辑却是一样的。

让野人参与进来,这是对社会结构进行伤筋动骨的大改造。这不是授个爵就完事儿的,它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就是人口普查,把大宗族拆分成小家庭(一家有两个成年儿子还不分家的,人头税按五倍交),赏罚分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一句话,就是对社会进行均质化和简单化的改造,就是和贵族特权过不去。所以秦孝公一死,秦国的贵族们立马就把商鞅车裂了,多大仇!

汉朝也想搞直接统治,那么用授爵取消国人与野人之分,这个办法就被汉朝继承下来了。

赐民以爵,是秦汉特有的现象。汉朝400年,十五岁以上男子人人有份的赐爵,达到200多次,所以,百姓拥有爵位很普遍。

爵位还可以买卖,但是除非万不得已,老百姓不会卖爵,因为如果有爵位的话,万一犯了什么事儿,第一步是剥夺爵位。如果没有爵位呢,那就没有第一步,直接进大牢了。另外,遇到什么庆典节日,乡里乡亲的排排坐吃果果,你没有爵位,圪蹴着蹲在犄角旮旯里,全家人跟着你抬不起头。所以,老百姓对爵位还是非常重视的。

普遍授爵的重要意义在于,大家都有爵位之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一套就行不通了。儒家讲究的是“分亲疏,别贵贱”,也就行不通了。但是法家喜欢这个。因为,礼下庶人之后,刑上大夫也就成了逻辑的必然。王侯将相也好,平头百姓也好,在我皇帝这里都要守一种规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对贵族特权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打击。

汉朝建立后,想慢慢从周朝那样的间接统治转为秦朝那样的直接统治。它的第一个办法是向平民授爵,以打破国人-野人、贵族-平民的二元结构。

怎么打破的呢?周朝的时候,打仗和祭祀只能贵族参与,平民没有份。而到了战国时期,尤其是秦国,平民被编入军队,承担打仗的责任,参加以战争和祭祀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政治生活,就成了相应的权利,对成年男子普遍赐爵,贵族的特权就被削弱了。

那么,除了授民以爵,老刘家的汉朝,还采取了哪些别的措施呢?

赐民以爵

《汉书》里记载,汉文帝即位的当夜,就颁布诏书说:“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咱们就通过这道诏书,来了解一下汉朝的赐爵制度。

“大赦天下”不用解释,“赐民爵一级”是指15岁以上男子,每人加一级爵。汉朝的爵位一共分二十级。最低的叫公士,第二级叫上造,一直到第二十级的彻侯。一般百姓最多只能到第八级,叫公乘。你是平头百姓,那你现在就是公士;你已经是公士了呢,那你现在就是上造,依次类推。但这样的封爵,到第八级公乘封顶。

“女子百户牛酒”,指一里百户人家,赐牛一头,酒十石。酒十石是多少呢?大概能装满500个易拉罐。一里百户,如果平均是五口之家的话,那每人可以喝到一罐。为什么“百户”前面要加个“女子”呢?西嶋定生说,皇帝的意思是说这场宴饮家家都可以把媳妇带上。

“酺五日”又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汉朝法律,禁止三人以上无故聚饮,违者罚金四两。但是,禁止无故宴饮并不是出于治安目的,而是因为集会饮酒是一种行“礼”的方式。如果有人失态,礼就被破坏了。所以,“酺五日”肯定不是狂欢节,而是一种与祭祀密切相关的礼。普天下的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少,通过这个仪式,表达对皇帝的认同与忠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