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一个人最大的委屈?”
老子的《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是: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而人只有不争不抢,才能真正无忧无虑。
不争才能无忧的道理好像很久后才懂得,不得不说越长大越沉默,到了一定的年纪后,心态也有了变化,开始喜静,随遇而安。
更是生了遁世的念头,想要逃离这喧闹的世界,辟得一处安宁之地,静而不争。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愿意承认我们的痛苦都是自身造成的。
好像全世界都欺骗了自己,而自己却又无处藏身。
积压了许久的怨气愤怒都会在某一个触发点爆发。
而这个触发点可能仅仅是你自己将钥匙抓在手里,却误认为钥匙找不到了而焦急。
这个时候,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错的,所有的委屈一下子涌上心头,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很多人都喜欢将沉默理解为,是被生活抹去了棱角,是对世界的一种妥协,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我却觉得,如果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这不是懦弱,也不是妥协。
而是意味着,你看淡了很多事,看轻了很多人,你变得越来越成熟了。
年轻的时候,喜欢与人争辩,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遇到点芝麻大的小事,也喜欢找人诉苦。
后来,慢慢长大,发现越来越喜欢沉默的感觉。
不再急着与人辩驳自己的看法,逐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经历不同,三观不同,对一件事的看法也一定会有所不同。
道同则同行一段,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不再把自己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觉得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多多交往。
如果觉得累了,选择沉默,慢慢远离便是。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没必要强求自己去取悦谁,迎合谁。
人生其实就像是一场旅行,有的人在这一站下车,有的人在下一站下车,能同行一程,已是莫大的缘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喜欢在QQ空间里发表说说,或者发朋友圈,用简单的几句话,表达一些自己当时的所见所感,或者一些别人不易察觉的小心思。
等到多年之后,再去翻曾经发的说说、朋友圈,就会觉得自己曾经的言论很矫情,恨不得全部删除。
其实,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不管当初多么欢喜、在意,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慢慢变淡,成了你生命里一段缥缈的记忆。
所以,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喜欢在人前表现自己,越来越深刻地明白:
爱过恨过,皆成经过,好事坏事,终成往事。
把心放宽,把事看淡,在沉默中独享自己的小心事,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