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婚姻育儿

女人·大妈(三)

2018-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计暖

自小受外婆和母亲的影响,在我的印象里,女人就是家里的“主心骨”,是男人失意低迷时的坚强后盾,是一家子积极向上的指路明灯,炽热而又光芒四射。

但,我的大妈却让我感受到了女人的另一面――憋屈和无助。

大妈是个半裹脚的女人,四十多岁就掉了牙齿,脸上皱纹也多,看起来五六十岁的样子。但大妈的性子却特别慢,说话,做事都要比别人慢半拍。

女人·大妈(三)

去田里干活,一天下来,还不如别人一晌干的多;家务活,也是如此,不慌不忙――也因了这个慢性子,不知道挨了多少吵。

大伯在公社上班,但凡回家一趟,看见大妈在干活,别管是在田里,还是在家里,也不管是周围对着谁,反正是见一次,吵一次,嫌弃大妈干得慢,是那种真正横眉竖眼地吵,怒火中烧地吵,而大妈一句也不敢回,只是低着头任大伯愤恨地数落,因为回一句,会有十句等着她……

在我眼里,大妈那种逆来顺受已经成为习惯,甚至于挨吵挨得很自然,不动声色,貌似是“你吵你的,我做我的”的一种状态,丝毫不会引起大妈的情绪波澜。

其实,不然。后来听母亲说,大妈经常在背地里偷哭,夜里偷哭,有时,实在受不了,也会去我家,找母亲倾诉,经常是红着眼眶慢声叙述,但要离开我家时,大妈便又恢复到平日的微笑面庞,绝不会让外人看到半分痕迹。

虽然大伯“不喜欢”大妈,我却很喜欢大妈。

我喜欢大妈说话的速度和音量,慢条斯理,温暖而舒适,也喜欢大妈的脾气,从来不着急,不冲小孩子发怒,没有和任何人红过脸,更喜欢大妈蒸的馒头,瓷实有嚼劲,余外的香甜,也是应了“慢工出细活”这句话。

那时还小,不太懂很多道理,我只知道大妈很和蔼,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像一尊弥勒佛,我喜欢围在大妈身边看她蒸馒头,做饭,有种从来没有过的安静的享受。而这么好的人,大伯还怎么要去吵?去吼?

后来长大些,看过一些书后似乎有些明白了,大伯也许是“瞧不起”家里的老妻,用现在的话说,他们既不是“门当户对”,也不是“三观相合”――

大伯是当时的公社书记,而大妈却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旧式妇女,他们俩在生活里很像搭伙过日子,只是吃喝拉撒睡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没有精神相依。

大伯的那些不满和怒意并不是真的针对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和大妈的慢性子,而是对自己婚姻的不甘。哪怕大妈任劳任怨地守着这个家,含辛茹苦地为他抚养了五个子女。她的付出是理所应当,她的缺点却被抓住不放……

终于,大妈五十多岁就因为癌症去世了,一个一辈子只知道默默付出的女人,在缺失了那么多的爱和尊重后,去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堂。

我时常在想,大妈的性子虽然慢,但她干活仔细,抓细节,况且她为人善良,忍耐,大度,大伯如果能多看看她的闪光点,多体谅她,也不至于两人都过得如此不堪……

如果不是在那个父母为婚姻做主的年代,也如果不是遇见大伯这个暴脾气的急性子,大妈的生活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是我们现代人也期待的慢时光,在这种慢节奏里,大妈可以活出自己的优秀和特色,并且有人陪,有人爱,有人欣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