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由富到贫,才会知道为何一个家族会“富不过三代”
还在懵懂无知时,有一次听到母亲很感慨的说了一句:“唉,再好的家庭也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会富不过三代?”我问母亲。
“因为福报用完了吧!”母亲说。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福报”这个词,而在那之前我一直以为富有的人会一直富有下去,而贫穷的人会一直贫穷。
很不幸,那时我的家早已从爷爷时代的富庶,滑落到了贫穷的日常。父母也常常因为经济的问题,而产生矛盾。
那是一段相当黯淡无光的灰色日子,但是自从听了母亲说“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后,心里竟隐隐有了些指望,既然富是有期限的,想必穷也是会有期限的!
泛黄的老照片上,爷爷弟兄几个正襟危坐,他们都穿着整齐的黑色对襟长袍,虽然是坐在那里也显现出一种高大端正之感。他们受过良好教育的气息,隔着古老的照片,弥漫在奶奶曾经住过的那间青砖覆顶的老屋里。
那间老屋的中堂常年挂着松鹤延年的画轴,还有一些山水诗词的卷轴。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屋子里有一幅李白的《将进酒》,画的非常有意境,表现的是李白乘着一叶扁舟,顺流而下观赏山水的画卷。上面龙飞凤舞的题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但是那间老屋的主人,我的奶奶却是一个字都不认识。她虽然出身家庭也算富足,但是却没有接受过基本的扫盲教育。不过这也并不妨碍她追求文雅的生活,所以那间老屋在我印象里也是一直充满了诗情画意。
可惜的是房子再怎么布置的诗情画意,也挽救不了后代福报渐消的头脑。父亲一辈的人不仅没有继承上一辈的聪明才智,连身形面容也都像是缩了水,失去了端正睿智之气。
天生没有聪明才智的加持,自然与读书也就丧失了缘分,再加上时代的原因,他们也就彻底的沉沦了。
面对生活的艰辛,父辈们习惯了怨天尤人的抱怨,也常常沉浸在对上辈富裕生活的追忆中。那时候我常听叔伯们感慨说:“我们这一辈算是完了,要看下一辈有没有出息了。”
消极无比的父辈们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渴望能出现奇迹,好让他们阴暗无光的人生,也能被别人带来的辉煌所照亮。
一个瓜如果从瓜藤已经开始枯萎的时候,怎么能寄希望于结出甜美的果子呢?可惜这个道理父辈没有人明白,只是都想当然的怀着乌托邦的幻想,挣扎向前。如果承载乌托邦种子的孩子不思进取,如同父辈一样浑噩的时候,还会招来毫不留情的责打。
一个家族人的命运就这样被裹挟在无望的激流中,被激荡,被摔打。“状如飘萍”这四个字常常出现在我的感官系统里,让我常常怀疑自己来这个世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不过不管生活如何的不尽人意,也总会被推着向前,我也在浑噩中结婚,生子。但是儿子的出生却像一道光,被新生命激发的强大的母爱力量,开始推动我去努力寻找一个家族背后兴衰的秘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在读书中,我发现孔圣人的家族从2000年前一直绵延至今,不管朝代如何变幻,孔家的后人都会受到历代朝廷的礼遇。孔子在世时,生活的并不富裕,甚至有一段时间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但是孔子的思想影响了千秋万代的中国人,奠定了国人平和中正的思想基础,指导了人们立身处世的标准。所以被后人尊敬的奉为“素王”,享受千秋万代的香火供奉。
距离现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著名思想家范仲淹的家族,也是源远流长。面对父亲早死,母亲改嫁,范仲淹通过苦读考上了科举。在艰苦中长大的范仲淹并没因为科举高中,而变得奢靡。反而是不仅自己简朴如初,自己的三个儿子也教育的异常朴素。据说他的三个儿子共有一件好一点的衣服,每次出门会客的时候,就轮流穿那一件好衣服出门。回来后就换上旧衣,在家里劳作。
还有人送给范仲淹送过一块风水宝地,据说如果在这块地上居住,家里就会出有才能的人。没想到范仲淹马上让人在那块风水宝地上建起了一所学校,并说:“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自己独享呢?应该让大家都能享用才好。”此外范仲淹还用自己的俸禄养活了三百户贫寒的人家,使他们可以免于饥寒冻饿。
范仲淹这样的立身处世,使他们祖孙三代统统位列公卿。并且后世代有才人出,一直到现在后代都很昌盛。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也被称为是“半个圣人。”他出身农家,也是靠自己的苦读成就了一番伟业。作为湘军第一领袖,他的生活不可谓不简朴,连女儿想要一条绸缎做的裤子,都不能办到。朝廷为了嘉奖他,给他新建了宅子他也不愿意去住,宁愿住在自己的老宅子里。
曾国藩倡导寒素、勤勉、笃学的家风,这些家风使得其后人在200多年后出了240多位杰出人物。
以上这些全部都是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传奇家族。仔细研究这些家族,会发现一个《了凡四训》里提到的规律,那就是祖宗积了百世的福德,就会有百世的子孙来继承。
据说我的老爷爷虽然有钱,但是做人却很抠。爷爷那辈也没听说有什么做人很大方的事迹。到了父辈,经济条件大为下滑,再加上抱怨良多,更很难让人找到闪光点。
但是我的父亲却是他们那一辈生活最好的,虽然他因为胆子小,性格懦弱,看起来是最可被欺辱的那个人。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生活却唯独厚待了他。原因就是他比其他的兄弟要孝顺的多,也愿意付出的多
时至今日,为了孩子未来的命运,整个家族的命运,我也希望能通过身体力行的不以小善而不为的教导,传递先贤总结出来的幸福人生经验,来为所有愿意积极改变命运的朋友,点一株小小的烛火,照亮我们共同前行的道路。
.code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