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知识体系PM知识产品经理

「PM知识体系」系列二:用户体验思维

2018-12-25  本文已影响300人  趙00

12月大事件是参加了白熊学院12月1期的产品经理训练营,为期21天。参加训练营的初心是想以此为契机系统梳理一遍产品经理相关的知识,同时输出完整的报告/作品为自己背书。

针对训练营的课程部分,我以该课程为基础,参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其他渠道的资源,系统梳理产品经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最终汇成「PM知识体系」系列文章,以下是系列二:用户体验思维。点击《白熊学院产品经理训练营学习方法总结与心得体会》可查看系列文章汇总和我的学习方法总结~


二、用户体验思维

1. 用户体验是什么

用户体验:用户使用产品时的一种主观感受,是让产品友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 用户体验思维的指导思想

3. 用户体验的准则

在尼尔森十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了自己认为更重要的👇

4. 如何改进用户体验

  1. 自我出发——带着同理心自己去体验产品(主观)
    • 学会将自己变成一个“小白”
    • 记下所有觉得“不舒服”的地方
    • 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思考背后的原因
    • 尝试给出改进建议
    • 思考是否会引入新问题
  2. 科学研究——用户研究(客观)

5. 专题:用户研究

参考文章:用户研究中的定量与定性

a)什么是用户研究——了解产品为谁设计

围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所进行的活动,弥补产品与用户的差距 为啥要进行用户研究

b)用户研究的主要方法

用研方法划分

1. 定性研究:了解用户大概有什么需求,可以作为定量研究的归因工具

2. 定量研究:了解不同需求的用户占比及优先级,可以作为定性研究的验证工具

定性研究后,针对用户研究初步结果,整理用户观点,通过问卷等多种形式,得到更多用户声音,从而鉴别定性阶段的反馈是共性的还是少数人观点。

6. 建立用户画像

参考文章:关于用户画像那些事,看这一文章就够了

a)什么是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根据用户人口学特征、网络浏览内容、网络社交活动和消费行为等信息而抽象出的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构建用户画像的核心工作,主要是利用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海量日志和数据库里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给用户贴“标签”,而“标签”是能表示用户某一维度特征的标识。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的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

b)聚类分析——用动态/静态不同的标签把用户分成不同的类型

c)角色描述:将聚类分析出来的标签给用户打上

d)定量研究验证画像


上一篇:「PM知识体系」系列一:产品经理初探
下一篇:「PM知识体系」系列三:逻辑思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