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一场血腥的经济战争

2018-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温文尔雅童先生

2017年12月,“共享”一词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共享单车这个概念在中国最早起源于北大校园。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共享单车创始人:戴威。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09级本科生,校学生会主席,毕业后选择去青海支教。

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骑行旅游的商机,获得了第一笔天使投资,建立了骑行旅游团,在北京骑行组织里发展的风生水起。

2014年与四名合伙人创立ofo共享单车,提出了“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理念。

2017年E轮融资后,ofo估值30亿美元,戴威持股16%,身价30亿。

最关键的是,91年生人的他今年才27岁。

惹不起惹不起。

好了,回归正题,为什么说共享单车是一场血腥的经济战争呢?仔细回想一下,从17年上半年共享单车火爆中国市场以来,你骑单车花过钱吗?反正我是没花过。ps:是不是暴露了什么?

那么共享单车庞大的运营成本从哪里来?还是以ofo为例,以现在的规模,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和人员工资大概在4-5个亿人民币之间。

在不断争夺市场中,无法以收入来维持运营。只能以稀释公司股权为代价不断获得融资来维持资金链的持续。

以下是融资情况:

2015年获唯猎资本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获东方弘道(弘合基金)与唯猎资本900万元的Pre-A轮融资。

2016年,2月完成由金沙江创投领投,东方弘道跟投的A轮融资后,在8月又获得真格基金、天使投资人王刚的A+轮联合注资。ofo总计获得2500万人民币的A轮投资。

2016年9月,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经纬中国领投,金沙江、唯猎资本跟投;9月末滴滴参与,投入数千万美元。

2016年10月,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美国对冲基金Coatue与中信产业基金领投,元璟资本、著名风险投资家Yuri Milner以及ofo的早期投资方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等早期投资机构继续跟投。

2017年3月,完成D轮4.5亿美元融资,此次融资由DST领投,滴滴、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Coatue、Atomico、新华联集团等多家国内外机构跟投。

2017年7月6日,ofo小黄车宣布完成超过7亿美元E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资和中信产业基金联合领投,滴滴出行和DST持续跟投。

2018年3月,ofo获8.66亿美元E2-1轮融资,阿里巴巴领投,天合资本、蚂蚁金服、君理资本跟投。

预计在近期还会有E2-2轮融资。

共享单车兴起之初,诸如小蓝、小绿、小红、小紫各种单车如雨后春笋,应接不暇。

共享单车这个市场它的市场壁垒是很小的,但是它的潜在市场是很大的,所以吸引了很多投机者,妄想分一杯羹。

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利润几乎是零的,对于壁垒很低的市场只能人为的去设置壁垒。

所以,这场血腥的经济战争开始了。

ofo摩拜先后推出免费骑行,1元月卡,两元骑行三个月等活动。

简单一句话,用钱把所有对手耗死。粗暴直接,也不得不承认很有用,小资本公司是经不起这么玩的。

于是,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小铭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相继倒闭。无数投资机构血本无归。但是,NO CARE。商业经济很残酷,投资与风险总是并存。

现在,共享单车两大巨头ofo、摩拜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市场,那么,他俩还会继续打吗?

ofoE轮融资,阿里领投;摩拜最新一轮融资腾讯领投。

都是大佬,继续的话没有结果。

截止目前,摩拜共计进行了12轮融资,募集资金总额171.16元;ofo同样进行了12轮融资,募集180.96亿元。17年共享单车市场烧了400亿。

从今年春开始,两大单车巨头补贴悄悄下架,畸形的价格时代将会结束,共享单车市场将会进入利润收割期,接下来将会是运营能力的比拼。

值得一提的是,哈罗单车悄然兴起,背后金主是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这一举措让人玩味。

联想外卖平台,经历了百团大战,剩下美团、饿了么和百度外卖三个巨头,可能对于商业市场来说,三是较为稳定的吧。呵呵,开个玩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