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简论一百八(韩长孺列传)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3人
出涧
读史简论一百八(韩长孺列传)
长孺宅心仁厚,存远略,有智谋。爲国家进贤不遗余力,皆贤于己者也。诚国家之器也。夫爲国家进一贤,则存一分元气,国赖之以治,民赖之以安。语云: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故桓公伯天下,先赏鲍叔,可谓善赏者也。
夫子曰:己欲达,先达人。长孺所推进,皆廉洁谦谦君子。夫君子之立于朝,贤者渐次得进,邪佞不得售其奸,小人不得行其道,国是不以私而废,毁誉不以私而行。汉之爲天下也,帝王霸道杂之,英才辈出,长孺诸人,与有力焉。
夫子曰:谏之不听,言之不用,则可去之。夫直行君子,本凤毛麟角,相引而去,朝爲之虚,小人得以窃居其间,呼朋引类,适君之欲,导君之恶,国事遂不可收拾矣。
然君子之居危邦也,必不爲奸邪所容。比干、伍员,皆此类也。洁身远举,裹足敛羽,于滚滚洪流中独善其身,然于天下苍生何!
故比干死国,微子去之,箕子爲奴,君子之道,因人而异;丈夫之志,或潜或隐,然终不负其素心。故夫子曰:殷有三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