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锚定效应-消费心理(效应)

2018-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西西弗斯XD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教授曾做过一个“幸运之轮”的实验。
他先有意地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100格的转盘。
教授对转盘做了一点手脚,让指针只会落到数字10或者65这两个格子里。
之后,学生需要回答一个问题: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全体会员国中的占比是多少?
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但是结果非常有趣:如果转盘上出现的数字是10,学生们给出的答案大约是25%,
而面对同一个问题,当转盘出现65的时候,学生们的答案则是45%。
答案差异之大,让人大跌眼镜。

转盘与问题的答案其实没有任何关系,但学生还是会参考指针指向的数字,对毫不相干的事给出结论,这就是锚定效应。

现实生活中,在竞争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家时常会通过提升品牌形象、塑造品牌价值,为自己谋求更高标价,寻求更大的利润。
比如,上世纪70年代,黑珍珠是一种色泽一般、没什么人关注的珍珠。
直到一位商人把它放到纽约第五大道的橱窗里展示,标上令人难以置信的高价,然后在影响广泛、印刷华丽的时尚杂志上连续刊登大幅广告。
广告里的黑珍珠熠熠生辉,低调奢华有内涵,很快就受到市场追捧,成为名贵珠宝。
商家这就是在充分利用锚定效应,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引导。

锚定效应:

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做一个决定时,大脑会对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给予特别的重视,中国人常说的“先入为主”就是这个意思。
就像一只刚出生的鹅,第一眼看到谁就会认定谁是它的妈妈,哪怕它看到的其实是一只公鸡。

运用锚定效应,我们可以:

有人说“我家境贫寒,资质普通,这辈子就这样了。”你觉得这样的认知,是一种锚定么?

原文摘自音频app有书共读-《老路:用得上的商学课》,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