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丨来篇应景的:也谈诗词
最近央视好像举办了一个叫《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今天很多公众号都推送了相关消息,简书首页也有,大抵是讲00后美女选手逆转北大女博士夺魁,充分说明中国古典文化能够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古诗词传承大有希望之类云云。好像通过这一个节目突然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好消息,于是奔走相告,举国同庆。
而我唯一觉得鼓舞的是中国年轻人的身高,获奖的妹子16岁居然高达180cm,我大女排精神后继有人矣!
其实年轻人喜欢诗词并不是什么值得一书的现象,读书时候喜欢语文的孩子大多对诗词情有独钟。原因大概有三个:一个是诗词本身的语言魅力,优美凝练,雅俗共赏;二是诗词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文字艺术,感情虽然丰富,但不包含复杂的思想内涵,适合大多数文艺青年的口味;第三是诗词篇幅短小,比之其他课文要好背得多。
说到诗词的来源,不管是古风乐府,还是唐诗宋词元曲,其产生都与民间有关,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类内容多是民间人士所作,或是为向上级统治者描绘百姓日常生活。故而诗歌的本质就是通俗。而历史上第一个把诗歌的逼格提高的人,大概是爱吃粽子的屈原君,从此诗歌的发展分出两条路子来,一条是民间创作,一条是文人创作。
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都有一个特点,其实这也是中国早期古典文学的共通之处,就是偏重抒情,而且是固定意象抒固定的情。所以你会看到很多诗词固然是妙语连珠,巧夺天工,但是不是风花就是雪月,不是云雨就是草木,而抒发的情感类型也很有限,青春男女爱情、去国怀乡之情、远征思妇或闺中寂寞、“青春饭”从业者感慨韶华易逝等等。总之诗词历代创作量巨大,但它在古时一直被视为文学的一种“小道”、“末技”,就其实际的文学价值而言,这样的评判明显有失公允,但也不能将它的作用极端扩大,毕竟这种艺术更倾向于文字形式和技术层面,于思想内涵上是比较贫乏的。
正因为其内涵浮浅,也就容易为年轻人所理解并产生共鸣,诗词从来不缺乏基层爱好者,无论老少,因为它原本就来自民间,为普通人而歌。大多数人并不喜欢看文言文,因为文言句法不符合现代语言习惯,字义模糊,读来也不顺口,还有典故、生僻字和通假字等层层装逼利器。而诗词由于其自身的形式优势,将以上各种阅读障碍统统取消。所以,读诗词并不那么累人。
读诗词自然有诸多好处,潜移默化间有助提高汉语语感和文学品鉴能力。但是,光读和背是远远不够的,最好能自己尝试着写写。诗词创作最大的困难可能在于格律之类的硬性规定,许多人望而生畏。其实格律之类的规范更是“末技”之“末技”,写诗填词对炼字造境极有帮助,之后你再写其他,如小说和散文,你的措辞能力将会优于他人。切不可视格律为畏途,因噎废食,放弃最好的语言训练方法。
但写与填也远不是学习诗词的终点,上文说了,诗词的最高成就在于语言形式,而不在于它的内容。绝大部分人读诗词,都止于解释字句意思,最多挖掘一下它的思想感情,或者作者的生平背景。这类中学语文课堂的解读模式,着实把大家引向不归的歧途。诗词文本的内部逻辑是非常严密的,并非找几个优美和韵的字凑在一起就成一篇。尤其是词,由于在结构上划分出上下片,以及表现形式的日趋多样化,往往粗略看来只觉是好句好词,逐字一分析,才知别有洞天!
以上是我近期做的若干练习之二,字比较小,而且密集丑,将就着看看就行。上图为柳永作品《雨霖铃》,下图为晏殊的《浣溪沙》。两个都是名篇,也都是我中学时期倒背如流的篇目。然而当年又考又背千百遍,真正静下心了做一个这样的文本分析之后,我顿时怀疑起学生时代的背诵课文到底有什么意义?
就目前练习所涉及的作者来看,张先和周邦彦给我印象最深,这两个人的创作手法,于今天的文学写作也极具借鉴意义,换句话讲,就是“写法非常现代”。其他的作者水平则参差不齐。最大的发现是,不是流传得久,名气大的写得就真的好。很有一些当年语文老师吹上天的词,成就实不足观。当然,也可能我是以现代的眼光评价,难免有得有失。
讲到读诗词的好处,常常听到一句话,叫“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话其实没什么道理,要较真起来,“气自华”是什么意思?举止优雅?器宇不凡?还是胸中有浩然之气?想来古代读破诗书万卷,而形象猥琐,心胸狭隘的也大有人在吧?最有名的唐朝诗人宋之问,写的是第一流的好诗,但人品存款长期是负值,两次向皇上身边的红人献媚,结果两次都东窗事发,被发配边地,居然还能越狱成功,半路上甚至还有心情吟诗作对,实在让人无语。不过绕过这一层再想想,像“腹有诗书”这样强行关联的“方便哲学”,固然是不能完全采信,但于今人保留一丝文化底线,弘扬一点精神文明,应该也是有它实在的用处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