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学习苏轼的《满庭芳·归去来兮》
2023-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金兰居士
【词作原文】
余谪居黄州五年,将赴临汝,作《满庭芳》一篇别黄人。既至南都,蒙恩放归阳羡。复作一篇。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
无何。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此词元丰八年(1085)二月作于商丘。
作者离黄赴汝途中两次上表请求于常州宜兴居住,蒙宋神宗开恩.乞表“朝入,夕报可”(据苏撤《亡兄子端明墓志铭》),作者在商丘得知消息后转头南下,喜作此词。
然而细审词意,作者欣慰的心情中不仅残存着宦海沉浮的倦怠,也分明流露出夙志难酬的惆怅。放情阳羡山水固然是东坡平素的向往——早在二十来岁时他就心生卜居阳羡之念,本年五月至阳羡后还再次吟道:“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菩萨蛮》)但以东坡这样倜傥不群的人物竟至于求田问舍、访水寻山,不正说明严酷现实对他壮志的消磨?
更令人慨叹的是,他归园田居的愿望并不能轻松实现,到宜兴不过一个月,就被起任为登州(今山东蓬莱)知州,又过一月,便匆匆离开了本欲“将老”的阳羨。
词中对神宗皇帝的感激和乘风归隐的愿望、放情山水的憧憬相交织,语言骏发、风格明快,尤其下片想象归阳美后情景,以天宫喻阳羡,以“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句)。
喻久浮宦海,以天女之责问和群仙之嘲笑表达对既往生涯的否定,充满天风化雨般的幻想色彩和浪漫情调,在其他词作中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