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和斯大林
这个问题上两会了。
胡温的黄金十年,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市场经济发展30年来,开始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这个趋势加快了。伴随着这个垄断化趋势,出现了《共产党宣言》所预言的中产阶级贫困化。大批实体店、中间商、小制造商、房东等中产阶级的利益削减只是这个趋势的表现。
这样一来,结果是使原本就很大的贫富差距更大了:原本一条街有N家手机店,可以养活多少店主、店员、房东,现在淘宝上几个最大的卖家和华强北几个最大的供应商就可以控制某款手机相当大的份额。财富因此就更加集中了。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大大有利的:省去了中间环节,省去了人力和店面成本,能够得到质优价廉商品。但是,这几年普遍的一个双重感受是:花钱前所未有的方便,赚钱前所未有的困难。
因为生产者与消费者本就是一体的,购物的时候当然觉得互联网便利,但实体商业带来的财富分享机制在互联网时代并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为补充,这种自由放任的互联网经济在使实体经济的生产者贫困化的同时,实际上就使这些从业人员作为消费者的时候同样陷入了贫困化。最后的结果,砸了那么多人的饭碗,大家没有钱购物了,淘宝的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很多人习惯于将互联网同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作为类比,认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的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难以阻挡,但欧洲在工业化时期的经验同样值得借鉴。由于工业化,大批小业主破产,沦为无产阶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兴起的基本背景。后来欧洲遏制马克思主义的扩张,依靠的是征收高额税收,建立完善的福利体系,使无产阶级再中产化。
所以说,互联网时代,在保护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二次分配制度,严格针对各类网商的各项税收,至少应先保证线上与线下同标准纳税、同标准监管,否则先内需不足经济崩溃,再两极分化社会崩溃,最后会导致政治崩溃。
反正,在工业化的时代,有个格鲁吉亚姓朱加什维利的小鞋匠,因为机器带来的大工业而破产,沦为无产阶级,而沙俄又没有俾斯麦式的福利体系,最后此君在绝望中喝酒打孩子,被打的小孩后来有个更出名的笔名,叫斯大林。
转自知乎:玄不救非氪不改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