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日记(0019)

2022-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默1520

万言万失,不如缄口一默。

这是我“一默”笔名的由来。

然而,知易行难,口是心非,我在生活中,还是说得太多(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笔下的)。

突然想起那个传说的故事,也就是我的眉山老乡苏东坡与好友佛印的故事——

某天,佛堂里,正和佛印大师一起打坐参禅的大学士苏东坡突然问道:“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像一尊佛。”佛印说。“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佛印见苏东坡非常高兴,也问道。“像堆牛粪。”苏东坡说。佛印知道苏东坡又趁机“嘲弄”自己,也不在意,只是笑而不语。苏东坡以为赢了佛印,回到家后,就眉飞色舞的向妹妹苏小妹叙说了一遍。苏小妹却正色道:“心如佛,所以看人像佛。心如粪,所以看人如粪。哥哥,你实在是比不上佛印禅师的境界啊!”这就是相由心生,境随心现。

这则故事还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是他自己内心的映射,并不见得是客观事实,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人看到的,只是他的心让他想看到的(潜意识里在乎的)。

再说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关于英国王储威廉王子的一段风波——

一个想出风头、别有用心的记者,在网络上发了一张照片,居然是那个总是温文尔雅、举止端庄的威廉王子对着镜头比中指?!正当人们以为抓住了皇室什么不得了的把柄时,另一个同行的记者,发出了两张不同角度的照片。真相是:这组图片拍摄于凯特王妃刚怀上第三胎时,威廉王子高兴地向媒体表示:“我们马上要有第三个孩子啦!”仅仅只是换了一个拍摄的角度,事情的表象就大相径庭、背道而驰。有时候,“媒体”所谓的“真相”,只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那一面而已。

这个风波同样说明了: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都不是真相,只是我们的潜意识在“作怪”而已,让我们以为我们看到的都是真相。

好了,不扯远了,还是说回我自己。

很多时候,我不想说话,不想解释,不想阐述,保持沉默,原因就是,我知道,无论我说什么,对方只是听到他想听到的,而并不是我真正想表达的。

与此同时,我自己又“着像”了,因为沉默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和表达,对方照样听(或看)到了他想听(或看)到的东西。其实说与不说,结果都一样,但说几句,至少态度端正,不出声就是“藐视”和“对抗”!

生活的艰难,就在于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东西,很多时候,这些东西带来的压力与折磨,甚至大过生存危机本身。

就像我现在的这份工作,或许说我现在的生存状态,本身的苦和累,还可以适应和承受,但背后一些乱七糟八说不清楚的东西,让人觉得很累,主要是心累,每天睡十来个小时,都还是觉得疲惫。

希望我能慢慢修成佛印的境界!

希望我能多角度看待事物的真相!!

希望今夜的雨能让明早的空气更清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